2017-02
2

我没读懂

By xrspook @ 9:44:2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终于看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为什么说终于?因为我实在已经不记得这本书我看了多长时间才最终完成。在看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看过马尔克斯的很多长篇。基本上,华农图书馆里面的马克思作品,我都看完了。有一些放在某些选集里面的,可能没看过。可以这么说,这是那么多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却让我看得纠结的。每一次,我都不可以一口气,连续不断,有滋有味地往下看,因为那些故事,实在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最让我头痛的地方是这部作品除了几个大章节,完全没有分段。这可能是一部一气呵成的作品,但是,我却没有一气呵成的时间去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篇幅上来说这属于长篇小说,但是里面的故事却像新闻一般,用几行字,最多几页纸就说完一个。我至今没搞懂用的是什么逻辑,因为显然,那不按照时间排序,也不按照主人公的轻重缓急来排序,而是有种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感觉。至于为什么马克思要把这个故事连接在上一个故事之后,我没有想出其中必然的逻辑性。那种感觉有点让我想到《墙上的斑点》,看着那个东西,就在那里发挥想象力,不断地说啊说。

不知道以前,有没有出过中文版本的《族长的秋天》,估计应该没有。我买的是海南出版社2014年6月印刷的第一版。这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的版本。在书本的封面显眼的标题写着:这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感情的内心告白,是代表马尔克思最高文学成就的杰作。可能因为我水平太低,所以我难以想象出其中的很多东西。让我直接想象出书中的某个场景,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些场景却以一个不寻常的逻辑关系拼凑在一起,那个总体形象,我一直都把握不到。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我一直都很抗拒读诗和读散文,而只是一直都钟情于读小说。文学作品,我有兴趣去读的唯有小说,至于其它书,我读的大概都是应用类的、技术类的。

昨晚,我好辛苦才终于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这本书剩下的部分读完,实际上那你估计不过只有20几页而已,但是却读得我各种痛苦,好几次我都已经走神了,但是我还是逼迫自己把文字过完,所以有些部分,我是属于那种左眼看进去,右眼就把它流出来的节奏。

有些书,因为文字的表述,你觉得要思考才能想明白,对我来说,读古文的时候经常会那样,我会纠结于某些用词和诗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高考的时候,那道古文阅读题每次都让我很烦。但有些时候,就像这本《族长的秋天》,每个段落,每个句子,你都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拼凑起来,你却想象不出整体是一个什么状态。这种感觉有点像初学者学外语,你明明认识每一个字母,你或许甚至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但把那些都放在一起,你却把握不到句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再去读这本《族长的秋天》,我的感觉会很不一样。现在之所以读不懂,可能是因为我火候未够。

简单直截了当的故事,很容易理解,但是,只是一直都读那些东西,不能让人有真的长足长进。

归档:2017-02-02 Dangal – 小子

2016-10
18

科学外皮的算命

By xrspook @ 8:09:04 归类于: 烂日记

如果好好去过,我的确觉得生活会越过越轻松。轻松是指对比之前比较吃力的事,能够比较顺畅地完成。可能是时间上的节约,也可能是质量上的改进。老天爷不会因为和你的关系特好,就给你特殊关照。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直接归咎为运气,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长度也是。全程马拉松永远都是42公里多,对世界级顶尖高手来说,那是两小时多一点就能完成的事,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四五个小时太正常了。高手和普通人都跑了四十多公里,难道说,高手在两个多小时以内完成,他就更轻松吗?他不过是把最艰难的东西堆砌在一起,而你则把痛苦均匀地分布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如果有人能把全马跑进三个小时,估计他不会故意用六个小时去跑一场全马。不按照自己的节奏硬是拉长,其实也是很痛苦的。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也就明白自己,为什么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还是很快地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余下的时间去做别的事,而不是把明明可以用一个小时做完的东西,拖四个小时。一方面,我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另一方面,硬是把自己的节奏搞成那么慢,对我来说其实更痛苦。

工作永远都不会减少,就看你用什么方式把它们压缩。干的普通事,更快更高质量干完了,你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也只有不断的加入别的事,人才会真的成长起来。如果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而且经常时间还不够用,还得加班完成。那根本就无所谓进步,那样的生活不过是每天在应付而已。成年人跟小学生不一样。小学生不需要理会自己的方向,老师叫你干嘛你就干嘛,你必须得那么干。毕竟,在学生时代,学的东西都是非常基础的,无所谓什么方向,而且也不应该有什么方向和侧重,全方位发展很重要。哪怕测试结果得出你在体育方面有非常高的天分,但你的语言能力却异常的糟糕。难道说那就意味着一天到晚把你扔在体育世界里,而不强化你的语言能力吗?衡量一个人通常来说得全方面考虑。让优势更加明显当然能挣得很多分数,但如果无视弱点,甚至掩盖弱点,只会让某个方面很突出的人难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前两天的新闻说,中考高考又要开始改革了,从初中开始就要做什么测试,了解你是哪一方面擅长和薄弱的人。从初中开始就得选科。还记得我中考的时候也遇到这种事。当时是物理和化学选一科,外加语数英政。到了高中的时候,老师们怨声载道,就因为区区一年的分科,让学生有侧重,重点关照那科当然很好,但是被忽视的那一科,简直就是糟糕透顶。如果一个班里混搭有两种学生,他们的教学会非常头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学,因为高考的时候也有分科,我是语数英大综合加化学。这些年来,我觉得文理分科是很正常的,但要把分科具体到某一个科目,显然那就有点过了。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不能避免要学基础课程。那是所有高塔建起来的必要材料。分科这种事,到底真的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更有方向,还是说那不过是另外的减负卓头。高考老是改来改去,我没看懂其中的奥妙。现在的家长甚至当孩子只是婴儿的时候就拿出基因测序,去看看,那个孩子的天赋可能是什么。我觉得这跟初中的时候做测试,知道这个孩子的能力到底哪里强一样的扯淡。那个时候的孩子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但有了那些测试,等于是一定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发展。难道说,一个运动能力非常好的孩子,但表达能力平平,就意味着往后他不可能成为文学家?就只能一辈子都吃体育的饭?

事情到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现在的那些所谓测试跟从前的那些算命有何区别?

2016-06
7

又到高考时

By xrspook @ 7:22:58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全社会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上面。大概恢复高考这么多年来,这一直都是大家挥之不去的重要大事。今年的高考被称为最严高考,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作弊会入刑。为什么高考作弊就要入刑,而其它考试,什么事都没有呢!为什么要做这般区别对待?!作弊其实是一种很严重的事,那是在欺骗自己也在欺骗别人,得到一些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事,作弊跟贿赂一样,应该狠狠打击。但作弊这种事,由来已久,而且这不只是中国特色,其它国家,也都一直存在这个问题。在反腐倡廉抓得非常紧的现在,作弊这种事,其实也应该零容忍,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哪怕是在老师平时上课时的听写测验,作弊也不应该被姑息容忍。曾经有些人跟我说,她觉得作弊对某些人来说是必须的,不作弊,他就过不了了。有这种事吗?如果他不作弊就过不了某门考试的话,只能说他的程度还没还没到,他需要在上一层次继续学习。既然他不能把握现在的东西,继续让他读上面的东西,难道他就能反而把握得到吗?对某些人来说,作弊就是一个常态,一个跟吃饭睡觉没什么两样的事。这让我觉得非常厌恶。

高考其实跟千千万万的其他考试没什么区别,拿到份卷子,在上面拼命写。上面有自己会做的也有不会做的,有非常擅长的也有非常没底的。唯一的区别是高考的卷子质量特别好,你写的那笔可能也是你写过的笔里最好写之一。不同的结果是很多人都觉得高考就决定了人的一生,往后能上什么大学,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并不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的人从幼儿园开始,什么都觉得非常重要,必须要读名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哪一个是不重要?!只要有钱只能办的事,什么都是重要的。这么看来对他们来说一直都很重要,大学当然也不例外。但其实,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往后的就业和前程,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因为工作的时候,学校神马,专业神马,只是一个敲门砖,你进去以后,你出自哪里根本就不重要,除非,你要靠那个学校的名气去博取某些东西。人应该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靠攀什么关系去实现目标的不是吗?在工作中,我觉得那些出自一个一个地方的人老是在称兄道弟,听上去很亲切,实际上,没有一点意义,因为最后,判定你的不是你跟那个人的关系曾经如何,而是你实际的工作能力,到底怎么样。在分分分的社会,高考并不是一个休止符,永远结束了。社会大学,每时每刻都需要拼搏,所以读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RP好不好,能不能遇到一些能真正让你走上正路的好老师。那种事可遇不可求,在最好的学校,可能没有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老师。在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里,可能只要那个老师跟你一拍即合,你的人生将就此永远改变。大学是一个让你学会自强自律的地方,如果你学不到这两点,哪怕那是地球上最好高等的学府最出名的专业,对你来说,也是白搭。你只不过是跟一堆学霸一起挣扎了很多年,痛苦了很多个小时而已。不是学霸,却偏要争当学霸,但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学霸的要求,这是相当痛苦的事。

作为一个高考过来人,回过头来看高考,那不过是一个小case而已,只是人生千千万万个大坎之中的其中一个。那很重要,但光是高考这回事并不会完全决定人的一生。

2015-06
8

学生时代的那些事

By xrspook @ 12:56:20 归类于: 烂日记

有些人有些事你不必催,自然会发生,但另外的一些,无论你怎么主观努力,效果还是不好。对事的话你或许还可以改变一下方法,或许奇迹会发生,毕竟好不好神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但对人的话,呵呵呵。为什么有句俗语叫作“烂泥扶唔上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入手Kindle阅读器以后我就在狠狠地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在家里的客厅读,在妈妈的房间读,在广医二院的皮肤科候诊区读,在外婆家读。越是吵闹的地方我反而可以读得越专心。比如说在家里自己的床上我就几乎没有读过。读得我最开心的是在医院候诊区,以及在外婆家妈妈和姨妈正在高声讨论或争吵的时候。我这种生于忧患的阅读习惯是不是得称呼为“贱”呢?这几天正在高考,全社会都在为考生们让步开绿灯。封路啊,禁行啊,禁止喇叭、建筑施工作业等等。新闻里说,有的家长为了考生能有更安静的环境还特意买静音的空调呢!而我呢,却偏偏得在人多嘈杂的场所才能自动形成保护罩专心读书。我能听到他们的说话,我脑子里的一些思路甚至是跟着那些我能听到的其它谈话走的,但我的主心骨还在我自己的书上。在学校,你能尽量找个僻静的地方学习,但那些地方通常是阴暗蚊虫多,要是留在课室,你就必须只能忍受其他人的嘻嘻哈哈各种打闹。这种情形在小学尤为明显。大学了当然通常不会这样,即便你要打闹,进入到安静的课室你也不好意思闹起来了,但大学教学楼的教室并不是一直都开放,尤其是没有课上的时候,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蹲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一到考试前夕就人满为患,想找个位都难。他们并不是去那里看书架上的书,他们自己带着N多东西去,各种复习资料啦,各种MP3/MD/收音机之类啦,他们去那里是为了有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图书馆通常有空调)。所以,当社会上的人不理解为什么高校以外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有那么多学生的时候,如果他们的年龄大于50,我不怪他们,但如果他们连40岁都不到都不明白其原因,我真的会觉得很哈哈哈。他们没上过大学?大学都这样啊好吗!有些人蹲在宿舍里就无法安心学习了:整这个,玩那个,即便约束好了自己,隔壁的同学还是不时会过来嘻哈,而且,宿舍里没有空调!到处是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夏!天!热!死!了!我没有这种烦恼,从来没有。不上课的时候我不会蹲课室,也不会蹲实验室,更加不会蹲图书馆。去图书馆我都是一阵风地去,一阵风地回来,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借什么书,图书馆有没有,在哪个位置。当宿舍的同学都去了课室或者图书馆,宿舍就只剩我一个安稳自在了,尤其是在考试前夕,我就可以高声背诵资料了。对我来说,不能把要背要记的东西发声背出来才是痛苦的。

昨天在家里玩新花样,折腾出了南瓜馒头。跟普通馒头的区别在于南瓜馒头要先把南瓜削皮,切块,蒸熟,捣成泥,然后再加入酵母面粉和水进行常规操作。不知道那坨南瓜泥的含水量居然那么高,我用平时的面粉量和比平时略少的水和面根本就不行,太粘了,于是我又不得不猛加面粉。所以呢,昨天我那一大坨面粉的量等于我平时做2次那么多。一次性整了超过20个南瓜馒头,每次用2个24cm直径的的宜家蒸屉,得分2次才蒸完。南瓜馒头蒸出来是黄色的,比外面卖的窝窝头颜色略深,很漂亮。吃起来几乎品不出有南瓜味,却能尝出有一点点甜。南瓜的纤维本来很丰富,但我大部分用的南瓜是南瓜头部,所以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囊纤维几乎没有。那些玩意是捣不烂的,所以大面团上还是会偶尔看到。和普通馒头相比,南瓜馒头的确折腾一些,但我觉得折腾换来的是好吃一些,也值了。昨天早餐吃粽子,中午吃南瓜馒头,晚上才吃米饭。

今天天色比较多变,估计午后会下雨。

2015-02
28

糖痴

By xrspook @ 22:21:01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是正月初十,是外公的死忌。他去世的那年很冷,那年也是我高考,当离世和我的高考捆绑在同一年的时候我的记忆不是一般的深刻。2004年,已经11年了。他已经离开11年了吗!外婆已经一个人独自生活了那么久?外公比外婆大2岁,我一直记得外公属马,外婆属猴,但“龙蛇马猴羊”,马和猴是连着的,怎么会是两岁?几分钟前我才意识到十二生肖的顺序羊和猴我一直搞混了……很遥远很神奇,还记得被告知外公去世的那天傍晚放学回家在公交车上我一直有种非常忐忑的感觉,不好的念头不断涌出,内容是无厘头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那种事,那次以后我也再也没遇到过。

外公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男人,比我爸还重要!

今天早上一起来刷牙洗脸后我就冲到厨房了,开干电饭煲蛋糕!在人生最后的日子,还能去喝茶,还能走去南园的时候,外公最喜欢点的是果汁糕/某甜食。无论是我的外婆,我妈妈姨妈阿姨之类的都知道她们的爸爸,最喜欢吃甜食。记忆之中,每到过年外公吃糖那是几乎不间断的。糖果盘里的瓜子花生之类他不会碰,但糖,他是恨不得一颗接一颗,其上瘾程度更甚小孩。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外公喜欢吃糖的呢?平时,他不会找糖吃,或许找了,但我们不知道。起码当孙子孙女们在非过节的时候吃零食的糖他不会也一起。小时候外婆要煲汤煲糖水之类的用片糖,我们总缠着她给我们一小块来吃,在那个时候外公不会也一起。他一直很克制,起码在我们面前是那样(街道茶话会时如何就不知道了)。他喜欢吃硬糖,那种得用口水慢慢融化的那种,他不是酥心的菜。记忆之中他总喜欢一颗接一颗地把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往口里塞。一颗刚吃完从他的神态表情就知道他在瞄着进击下一颗了。过年可以说是他“解放”的日子。

外公不会再“偷偷地”吃掉家里的糖了,取而代之的是老鼠,不过老鼠也不怎么吃糖,它们更喜欢啃外婆的瓜子、花生和别人过来拜年送的最昂贵苹果。

记忆之中外婆是家里的超级能手,尤其是在做饭和记忆方面。现在,只要她的女儿们(我的妈妈,我的姨妈)出现,外婆永远是弱势,永远像是被挨骂的那个。尤其是我妈,只要一开口,隔几条街都能听到她说话,她的语调就是骂人,虽然她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她怎么就可以一直扯着嗓子骂人而从来不喉咙痛呢???我妈现在已经经常口是心非了。比如说心里想说好又多,但说出来的是家乐福。心里想的是微信,但每次说出来的都是围脖。她已经在担心晚年的时候会像外公那样老人痴呆。

我很幸运,我经历过外公没有老人痴呆前的时光。我也很心碎,因为那个老人疯起来你还真得用武力去制止他,幸好,当他疯起来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如果他还像从前那样能把70多斤的煤用箩筐挑上3楼的话,区区高中生的我无法阻止他。老人痴呆,意味着他根本不再认识身边的人,他要找的永远是记忆中的那些,很多对象,已经成鬼了好吗!所以说,其实外婆又何止孤单了11年?!因为我还在少年时代就经历过这些,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就不明白为什么明知有一天会如此痛苦,两个不相识的人还得相濡以沫几十载。如果小王子没有和他的玫瑰建立感情,玫瑰就只是千万朵玫瑰中的一支,她的死与活小王子都可以不清楚不了解不兴奋不伤心。

我还想再一次坐着小凳子在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看外公刮胡子!但你知道吗,小凳子没了,1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了,外公没了,连刮胡子的用具也不知道哪去了。那一切都只存在于遥远阳光灿烂的下午回忆中……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