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
11

中国医生,很好

By xrspook @ 12:04:11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跟我妈去看了《中国医生》,几天前我就看到微博上有做这个电影的宣传,但实际上我并没有认真去看这到底什么时候上映,但是我大概浏览了一下演员阵容,好像是《中国机长》的2.0版本。也几乎可以这么说,有这帮演员,这部电影的质量肯定是很可以的,而且主题是武汉抗疫,这是一个非常主旋律的东西,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直到我前天我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星期五在广州做首映。首映在广州塔做。在中山纪念堂开了医务人员的专场,钟南山到场了,医务人员看过以后觉得非常优秀,显然在专业方面,这部电影是没什么刺可挑的。

所以昨天早上我就赶紧在卖票的地方找电影票,猫眼和淘票票特惠价一点都不吸引,但是在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却可以买到19块9的电影票,所以我毫不犹豫挑了一个离我家最近,而且人很少的电影院。我买票的时候。离电影开场不到一个小时,只卖出了两张票,实际上我们去看的时候。观众估计只有10个人左右。我想去看这部电影,看到票价很便宜,我赶紧出手,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同时我的脑子里也响起了领导的那句:现在是非常时期,要两点一线,不要到处乱晃,出了什么问题要严正追责。我当然有把最后的这个东西考虑进去,但是跟我想看这部电影的欲望相比,我宁愿被追责。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非常好,我感觉跟《中国机长》不相上下,但因为主题更贴近我们,更容易让全国人民动容,所以理论上这部电影更好。看完之后我实在挑不出什么刺,里面的演员都演得非常的到位。有些角色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戏份,但是他们的角色却让我牢牢记住了,入木三分。这部电影的节奏你根本无法出戏,哪怕一秒钟。

里面的某个情节响起了《甘心替代你》的音乐,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到底是不是那首歌呢?我感觉是,但是又好像用在那个场景我很怕歌曲原配的结果会发生。那首歌的粤语版本出现在古惑仔的电影里,结果是男主眼睁睁看着女主被杀,那是一首让人撕心裂肺的歌。在《中国医生》的那个场景里,他们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我们。虽然按照逻辑推理,我们是可以知道结果的。为什么要在那个场景用那一首毛不易翻唱的国语《甘心替代你》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中国医生》的导演是刘伟强。他的作品就包括了古惑仔系列电影,除了古惑仔系列以外,还有无间道系列、桃姐、中国机长、头文字D、旺角卡门等等。知道了原来是个香港电影,知道了他的这些作品以后,我刹那明白了为什么要在那个地方用那首歌曲。对看过古惑仔系列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回忆杀,那个场景不可能不印象深刻,那种恐惧和心痛油然而生,所以我为《中国医生》那个情节捏汗纠结啊!幸好《中国医生》里的结果跟古惑仔里的不一样。我好像剧透了?

有些时候我会故意挑某个演员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去看,我也挑过某些导演的电影看,比如说黑泽明的,也比如说宫崎骏的。但是过去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主动挑过刘伟强的电影,但实际上我却看了很多,而且很多我都很喜欢。

喜欢这种东西大概真的没有理由,如果真得说理由的话,那大概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吧,是那种对味的感觉!

2020-05
31

过去的古惑仔

By xrspook @ 23:59:1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要完全意外的情况下,我看了一部香港电影,名叫《旺角卡门》。理论上我应该很熟悉这部电影才对,因为里面张学友的表情包被铺天盖地地用过无数次了。从名字看来,我感觉那应该是王家卫的作品,这个导演到底长什么样,他具体有什么作品,我说不出来,但总的来说,他的作品总跟别人有些不一样。之前我看过表情包相关的那一段视频,但全片我没看过,也不知道里面居然众星云集。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万梓良。昨晚我看片子的时候觉得这部片子实在太怀旧了,而且怀旧得太真实了。看《阿飞正传》的时候,我觉得那应该是一部怀旧的电影,拍摄的年代并不是电影里故事所处的年代。但旺角卡门不是,旺角卡门是1988年的电影,所以里面的那些东西大概就真的是1988年的状况。在我的印象之中。90年代的香港大概就是那个样子。看到《旺角卡门》里面的刘德华,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古拉姆》里的米叔。《古拉姆》里面的米叔最后得救了,但是刘德华跟张学友这对大哥小弟最终挂掉了。一开始我就隐隐觉得,他们只有挂掉这条路。如果最终张学友能走上正路,刘德华不一定非得挂掉,因为他跟张曼玉好在一起是所有人期待的东西。但张学友无药可救,作为他的大哥,刘德华也必须一起死。

香港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那是全世界出产黑社会电影最多的地方。黑社会电影里面的古惑仔根本不拿警察当一回事。他们有他们的法则,有他们的手段,最巅峰香港古惑仔电影必须点名郑伊健、陈小春。其他地方的古惑仔电影也不是没有,但是,对我来说,是香港的古惑仔电影让我知道了黑帮的存在。有时我甚至分不清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在我生活的地方根本没见识过那些东西。大概黑帮这种事,在哪里都会有。还记得,看《再见古惑仔》的时候,我为那部电影流泪了,而昨天晚上,看完《旺角卡门》以后,我也是各种沉重,甚至有点压抑。他们走上那条路。有他们个人的选择,但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古拉姆》里面的那个女律师是一个拯救的角色,当然,最主要的蜕变还是在于男主角本身,但是,在香港的古惑仔电影里,基本上是不存在这种最终的蜕变。有时他们的确想改变,的确想逃离那个圈子,但除了死亡,他们毫无其它可选的解脱。

我不太了解过去几十年的香港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黑帮非常猖獗吗?一向如此?通常情况下,电影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当然,里面肯定会有夸张的成分。现在的黑帮电影算是少了一些,大概是因为现在也不怎么批准拍这种电影吧,即便拍好了,大陆这边估计也不会让你上映。我读初中,还是少年的时候,很喜欢偷偷地看古惑仔电影,觉得那很帅。现在的年轻人必定也有同样渴望。过去他们只能在游戏上对这种东西模仿崇拜,但现在因为某些人甚至是某些国家的故意煽动,他们走上了街头,做那些估计他们根本就没考虑过到底自己在做什么的事。这让我想起了香港电视台从前有一个叫做生命无take two的广告,但这个广告好久都没播过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广告,肯定是因为那个时候香港需要朝这个方向正确引导。

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爱,就为了一些根本说不上是什么的理由献上自己的生命,这叫鲁莽。

2020-05
3

我们永远期待的人

By xrspook @ 14:46:24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非常盼望四姑婆从香港回来。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四姑婆在香港是做什么工作的。后来我大概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她主要在别人家里当佣人。老了以后,她在街边摆个小摊。即便只是做这些比较低收入的工作,但是她在香港打拼,却能帮补广州这个家。她人在那边,但心一直都在广州这边。每次回来,她总会带很多东西,我们的邻居朋友会羡慕不已。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带回来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新奇有用的。那段日子,如果没有她源源不断地带货。我们这边的日子估计会更加艰难。当她渐渐老去以后,我们发现她那边的生活只要没有了收入,一切都变得很艰难。跟这边的老人退休以后睡醒一觉就有钱不一样,她那边如果年轻的时候赚不够钱,老年的时候将悲哀。我没问过长辈为什么四姑婆当初要选择去香港。跟这里很多人是偷渡过去的不一样,当年四姑婆是正规途径申请去香港的。大概因为那段时间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常需要廉价劳工。据说年轻的时候四姑婆是个非常会做生意的人,家里的人做好食品,要拿去外面卖掉。每个人都拿一些出去卖,四姑婆总是最快卖完的那个。因为她是我外公的姐姐,所以她是我的姑婆。姑婆这个名字,在广州这边有另外一个意思,指那些终生未嫁的人。四姑婆她嫁人了,但是她却没有生育儿女。她有子女是因为她嫁给的那个人之前就已经有过老婆。后妈这种角色永远会默认打上歧视烙印。四姑婆是摆小摊卖货的,丈公是理发的,他们两个的收入都不高,但丈公的子女依然会紧盯着他们仅有的财产,光是乡下的那栋老屋就已经吵过无数遍。四姑婆跟丈公不一样。四姑婆的老家广州这边无房无物。在她还能走动,还能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她就已经把她多年积蓄下来的各种首饰之类分给了后辈们…… 财产该如何分配那是长辈的决定,后辈嚷嚷争吵太过分。

小时后我从来都盼望四姑婆回广州,因为那肯定有好吃的好玩的漂亮的衣服之类的东西。这是我的感受,但是对我的外公外婆来说,可能不这样。因为这意味着狭窄的家里又得多住两个人,而且吃饭之类的东西又要张罗得更多一些更丰富一些。其他亲戚知道四姑婆回来了,也会过来串门,所以家里总是人人人人。平时在家里,基本上说不出谁是一家之主,外公和外婆貌似谁也没想凌驾在谁头上,他们在不同事情的掌控上轮流坐庄。但是姑婆回来以后,她就是一家之主,她掌管一切。感觉就像她是个毋庸置疑的女王。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有点怕她。在四姑婆面前,我永远都规规矩矩。她一辈子都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不知道她最大的人生动力到底是什么。如果她曾有过机会,她一定能闯出一番事业,但她却为了家人,甘愿平凡。在我的印象之中,她是最接近神的存在。

是选择性的记忆让人变神了,还是说其实从前的他们的确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神。

2020-02
15

不知道怕

By xrspook @ 13:52:2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怕,因为除了每天上学的时候都要提交一份家长签名了的体温报告以外,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没有多洗手,没有戴口罩,没有停课。回家的时候,公交车稍微松动了一些,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唯一的区别大概是那个时候即便是冬天,大家仍然把窗打得很大。大概我们唯一跟平时不一样的就公交车上的窗开大了。学校的每个课室每天的某段时间都会煮白醋,而且都会要求我们喝凉茶,仅此而已。凉茶有什么用我不知道,反正他们就是强制要你带碗回去,然后到一定的时间就会提一大桶回来,接着老师开始分餐。我对那个凉茶没有什么印象,反正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也不苦。到底是在课室里煮白醋,以及喝凉茶有没有起到了作用,我不知道,反正我身边的人都没听说过谁或者谁的家人中招。电视上说这个东西很恐怖。香港那边甚至到了人心惶惶的地步,但是我觉得好像我们没经历过些什么就过去了。不害怕其中一个原因或者是当时的信息没现在发达。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各种信息简直以光速传播。当时我们只是觉得我没去那些很危险的地方,没接触那些人,我们就不会有事。在我印象之中,非典的时候,医务人员很多都中招了。也正是因为专业的医护人员也中招了。打仗的战士倒下,连救人的人都感到害怕,根本没法跟病毒去较量,非典的恐怖之处其中之一或许是就在这里。跟现在的新冠比起来,非典当年的传播力很一般。虽然当年的非典来势汹汹,很容易就会把人命夺走,但是当年大家该干嘛还是继续干嘛,对一般人来说没啥事。当年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我,想都没想过学校会因此而停课。学校停课只有在刮台风的时候。因为刮台风而停课,我小学初中和高中各试过一次。

当年我只知道广州是非典的重灾区,香港也很惨烈,但是我中国其它地方情况如何,我根本没有一点印象。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北京有个小汤山医院,也不知道全国各地有很多医生都去过那里支援。非典来了,我知道,非典正在进行的时候,我也知道,但是非典是什么时候结束的,貌似我却没有什么印象。为什么会这样?大概当时我的心思完全只在学习上面吧。即便要操心,我也实在做不了些什么。不知道当年有没有红外测温种东西,反正每个学生的体温都是在家里自己用水银体温计测好填上然后让家长签名的。到底有没有错,只有问心了。不过,我还清楚记得,如果发热,是不让上学的,因为非典的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会高热。据说是越年轻的人症状越强烈。之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免疫细胞引起了炎症风暴吧。当年的非典,要不就没事,有事就是大事,不像现在的新冠这么鸡贼。

因为新冠,各地都要各种等级。因为下雨降温外加潮湿,我只好拼好两年多都没用过的烘干机,窝在宿舍里。

2020-02
3

我们都是贼船上的人

By xrspook @ 15:43:38 归类于: 烂日记

每天早上起来看手机上的疫情数据,几乎可以这么说,每次都会有新爆点。之前钟南山说,这个新冠疫情大概到元宵节就算告一段落了,但貌似从昨天开始,说法又变成了从那天开始,两周之后才算稳定下来,所以更多人的看法是,这个新冠状病毒的爆发点会在元宵节之后。因为这个传说中的爆点,所以这个春节假期已经两度延长,总的来说已经延长了10天。我妈感叹,她活了一辈子,工作了那么多年,春节假期从来没试过这么长。不出门就是最大的贡献,无数个广告词都把抗击这个疫情的特效药写成了“不出门”。但是据说内蒙古又有了一个新的案例,病人没有去过武汉,没有去过农贸市场,甚至没有出门,只是TA家楼下住了一位确诊患者,所以TA也中招了。这个新冠病毒感染貌似毫无道理。前天深圳的才说在病人的粪便里检出了核酸阳性,今天广州的又说,在确诊病人家里的门把手上检出了核酸阳性。这一个防不胜防的世界,还不如我们每个人都全部进入假死状态三天,这样就无所谓传播了。没有传播,环境已经存在污染源理论上也降低了很多,但显然这种做法纯粹是我乱说的。

武汉有医生说,核酸检测已经到达了一种让人抓狂的状态。首先是试剂盒供货太少,第二个是检出时间实在太长,更令他们崩溃的是有时阴性有时阳性,阴阳反复,有人有症状依然是阴性,有人无症状却已经是阳性,所以他们更宁愿信任CT检查的结果,如果是阳性,则判定为确诊。

直到火神山医院交付解放军,武汉才出了那条凡是有发热症状、肺炎症状的患者,一并收治,确诊患者按照病情轻重送去各个定点医院。如果在火山医院建立完成之前就已经实施这一条,那些因为不舒服而去医院,发高烧,甚至连续多日不退,症状日益严重,却因为没有床位而劝回家里的病人不得不四处游荡,大概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般几乎可以形容为失控。就武汉来说,死亡的数字还算可以理解,但看一下湖北省其它地方的数字,真的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到2月3日中午12:00的时候,湖北省天门市确诊人数115,但死亡人数却达到了10个,暂时无人康复出院,近10%的死亡率啊,要跟非典一较高下的节奏。不知道是那里的人特别诚实,还是因为那里的医疗条件真的比不上大城市。如果那里没有一例治愈出院的话,就意味着可能那里的人被感染得比较晚。从地图上看来那个地方离武汉不远。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一个情况呢?接下来的东西,我不好猜想了。不把湖北省的疫情控制住,我们整个中国都不会好过,不把中国的疫情控制住,整个世界休想可以安宁。

在这种危难时刻,香港某些人做出来的东西,几乎可以用可耻去形容。病毒这种东西无分贵贱,你任由生病的人自生自灭,最终你也会一样遭罪,不过是你受到的精神折磨时间必定更长而已。

无论你愿不愿意,无论你躲到哪里,这场战役你已经被点名必须参加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