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19

直接逼死

By xrspook @ 9:49:10 归类于: 烂日记

折腾了好几天,我依然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要买什么自行车,或者要不要买自行车,再或者是买新的自行车还是二手的自行车。最后的纠结是到底是不是非自行车不可。让我结束这一切焦虑的是东莞对广州的防疫政策又严格了。比如说对花都区的某些街道的来莞人员要集中隔离,花都区的其它街道需要居家隔离。行程卡上有广州的,抵莞以后就要进行三天三检,最后一条是莞穗通勤人员要保持24小时核酸阴性。三天三检这个可以做到,但只要把名单报上去属于通勤人员,但实际上没有发生通勤行为也要天天做核酸,这个就不合理了。在i莞家的报备上,通勤分为三种,一个是周通勤,也就是一周往返一次,还有一周往返多次,但是这个多次还没到每天的状态,最后一个是每天都往返。对每天往返的通勤人员来说,天天做核酸那就等于每天都是抵莞第一天,没什么问题。对于一周多次往返的通勤人员来说,只要两次通勤时间间隔小于三天,那也等于是天天做核酸,同样没有毛病,但是对那些一周只往返一次的人来说,为什么要天天做核酸呢?如果我周一到达,做到周三,核酸就做完了。为什么周四周五就必须得做?余下的周六周日也一定要做呢?如果我是那种虽然说我是周通勤,但实际上我没有发生通勤行为,也就是说来了东莞以后我根本就没走过,行程卡上没有广州,为什么我还被定义为通勤人员?之所以有这么荒谬的判定,完全是因为他们太懒了。

广州的防疫政策没有通勤这个说法。只要你的防疫政策足够严格,不需要有通勤这个概念。反正你离开这个城市,回来以后就三天三检,如果你去过被重点关照区域,除了前三天要做三次核酸以外,第五第七天都要做核酸。我感觉比较合理。想想都觉得很荒谬的是,对于那些需要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的人,暂且不需要天天做核酸,但是我们这些可能来了东莞就再没有去广州的人,却反而要天天去做核酸。如果核酸异常,那到底是东莞的人把我感染了,还是感染源是从广州带过来的呢?虽然现在的核酸很便宜,准确来说是几乎到处都是免费,但是一天到晚都得关注着什么时候去做核酸,今天做了核酸没,这个就很烦人,尤其是当东莞的核酸点,尤其是偏辟镇区的核酸点不多的情况下。虽然场所和时间很固定,但是很远才一个的时候。传说中的15分钟核酸采样根本不存在,除非那个15分钟定义的是开汽车。连续好几次我都试过,从库里出发到离我们最近的核酸采样点。即便是开车,因为中途有好几个红绿灯,也有好几个路口,会有等红灯、对车、避让行人之类的状况,所以光是单纯到达采样点就需要起码10分钟。如果路上遇到的事情再多一点的话,那就可能15分钟或以上。如果15分钟这个概念是步行衡量,正常人15分钟只能走1公里,但实际上我们离那个点3.5公里。按照高德地图的导航,步行需要接近50分钟,骑行也需要起码20分钟,于是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要做这个核酸很难很烦。以前的核酸采样点还没有这么固定、还得收钱的时候,他们顶多叫你三天两检或者七天三检,现在大多数时候都免费了却变成了天天都要检。

我们真的是落入了一个很作死的怪圈。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完全不犹豫了,直接下单买最便宜的淘宝神车。

2022-08
22

又加码了

By xrspook @ 15:16:50 归类于: 烂日记

一刀杀死所有从来都是最简单的,但是这样就意味着会误伤到很多无辜的。前段时间只要我们关注广州或者东莞的官方公众号,基本上就知道我们这些不得不跨市的人要怎么个管理法。昨天下午突然蹦出了一条外市返莞人员三天三检,虽然这三天不要求居家健康管理,允许两点一线生活工作,最恶心的另外一条是通勤人员天天检核酸。什么叫做通勤人员呢?这概念挺迷糊的。在广州的管理办法里,没有通勤人员这个说法,在东莞的管理里,通常会有这个说法,但是当一般人员的管理变得很严格,通勤这个概念就弱化了。为什么广州没有这个概念,而东莞会有?因为东莞处在一个交叉路口,会有很多莞深通勤,也有很多莞穗通勤,说不准惠州那边会不会也有。之所以这样,因为相对深圳来说,东莞的房价很低,对广州来说,也是这样。尤其是那些跟广州和深圳接壤的镇更加会有非常多来往人员。麻涌就是一个贴着广州的镇,就距离来说,那不过就是河这边跟河那边的区别。我们单位的码头对面就是莲花山的望海观音。那边就是南沙大桥,也能看到对面的海鸥岛,换一个方向望过去,是广州港。陆路跟广州基本上没办法联通,因为中间隔着水,从前麻涌和广州的就只有一条东江桥,那是一条公路铁路两用桥。后来有了广深高速,也有了广深沿江高速,麻涌和广州说快那是相当的快,15分钟就能从麻涌回到广州。正是因为麻涌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才会让单位里之前在广州工作的人选择来这个单位。因为即便在广州工作,但各种塞车,实际上跟到东莞这个地方回去差别不大。当然这是新冠疫情之前的事了,如果新冠疫情之后再让大家去选择,估计谁也不会做这种选择。在一个超级大城市里流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哪怕有些区域已经出现了本土疫情。你担心的只是路过某个区域的时候健康码会不会变黄,但即便变黄了,也仅仅只是七天三检而已。

我们这些非重点行业的人员为什么居然要做到最高等级的一天一检呢?东莞的i莞家app上有通勤人员的申报,里面分了三种类型,一个是每天往返,每第二个是一周多次往返,最后一个是周往返。这些通勤人员首先要进行申报,然后每次抵莞后要进行打卡,打卡实际上就是要做一个健康码的截图上传。既然这个打卡要求的是抵莞后,如果我抵莞后不曾离开,不曾重新到达,理论上就不需要这个操作。如果我是一个周往返的人,天天叫我做核酸,意义何在呢?所以通勤这个东西也得分情况考虑。如果我是每天往返的,每天都做核酸,这还说得过去,如果我只是一周往返两次的。如果到达东莞后就得进行连续三天的核酸,那么约等于就是天天都做,也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对那些周往返的人来说,理论上我应该是一周只做三次核酸,那另外那四次算什么呢?如果现在广州有本土疫情,而且也很严重,这般操作我还可以理解,但现在广州甚至还没有本土疫情。

新冠疫情之后,我们总是不得不把精力和吐槽放在这些以前根本不需要理会的事情上。

2022-04
26

连续多波检查

By xrspook @ 9:18:14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个星期要迎接很多个检查,有些检查是之前就已经知道的,而另外一些是直到检查前的一天才知道原来第2天要来检查。检查的那些东西大多已经准备好,其实就是照单抓药的过程,但实际上即便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也是需要有一个收集,尤其是当数据你都有,但是他们却要以某种预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时候就要额外做一些工作。照单抓药这个东西本来很简单,但问题是如果一天之内有三波检查,他们要的东西还是互相重叠的,那些资料不可能一式三份,因为那些东西只有一份原件,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于是你不得不把一份资料掰开分清楚要给哪些人,哪些资料跟哪些叠加起来又得给哪些人。幸好对我来说,这一次抓药只是一个不断的嵌套的过程。如果检查之间有交集,但也有互不相干的部分的时候,估计这三波一起来就很郁闷了。在我印象之中,从来没有试过一天之内搞三轮这种事。但这样也好,在4月底就结束一切,我还有个安稳的五一假期。我甚至可以在五一之前就请一两天年假。因为这个4月自从清明节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五一之后的那个周末肯定又是不回家,因为那个周末同样只有一天时间。

我不知道接下来的5月会有什么幺蛾子,因为幺蛾子这种事实在说不准新冠疫情这个东西什么时候会炸雷。这个我已经习以为常了,上海的疫情好像根本没有结束的意思,北京突然间又冒出个高风险。除了北京以外,山东好像也出现了状况。虽然从新闻上说这都是省外的事,但是东莞这个死变态要求通勤人员签承诺书,要做到两点一线,也就是说只要广州不清零,回到广州回家那就真的只是待在家里那么简单。广州很大,我想去很多地方,我想去吃吃喝喝,但这些都不能做。当然如果我胆子大一点的话,做这些事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我不是那种在这种问题上耍小聪明的人。因为这种事情根本不允许我们存有半点侥幸心理。东莞行程卡让带星的时候。广州对东莞从来没有通勤这个说法,但是他们也没有强制要求你一定不能走。你只要把该做的核酸都做完了就OK,而且做核酸,尤其是他们要求你去做核酸的时候做核酸都是免费的。当然,其实现在东莞做核酸几乎每个核算采样点都可以选择单管或者混样。混样的价格已经降到6块钱,这已经是非常白菜的价格了。但是如果要做5次核酸,即便在这么低的价格的时候,还是得花30块钱,就更不用说我这个工作的地方,步行15分钟之内没有核酸采样点,最近的那个核酸采样点要步行30分钟以上,而且据说这个点很快就要取消,甚至已经取消。

新冠疫情没完没了,核酸检测也没完没了,刚一缓过气来的广州继续有确诊,只不过是在隔离管控人群里面发现,广州的领导已经迫不及待给我们推来一波又一波的检查。所以有时我感觉挺矛盾,如果一直有疫情一直要封闭的话,根本无法检查。那个时候我们每天要做的只是不断地去做核酸,不断地被推送各种新冠疫情相关的消息。

过去的两个多月的新冠操作,已经让我着迷于那个慢节奏了。

2022-04
16

能走与不能走

By xrspook @ 13:43:38 归类于: 烂日记

周四下午单位接到不知道是麻涌的通知还是漳澎的通知,反正就是不允许通勤这个说法。也就是即便是经常往返于东莞和广州的人也要执行东莞疾控的那个规定。这就意味着即便不是白云区、海珠区,也要进行三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以及1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对于那些天天往返,又或者每周几次往返的人来说,这是无法执行的,因为居家健康监测就意味着不能离开。所以周四下午的通知就意味着通勤的人不能走,只能留在东莞或者广州,2选1。那些计划着周末要回去的人马上开始在那里嚷嚷,在接到那个消息之后就没有停止过焦虑,最后我终于忍无可忍跟他们说,你能不能找些事干一下,不要一门心思都放在那个上面。对我来说是完全没有焦虑的,因为按照东莞疾控的规则,我那11天的居家健康监测还没结束,显然我是不能走的。

周五的下午接近4点的时候又发来一个东西要通勤人员填表,上面的内容有些模棱两可,不知道该怎么整。然后接下来就是办公室又接到了新的通知,说通勤人员可以往返了,海珠区跟白云区的除外。要返莞就要持24小时以内的核酸阴性报告以及绿码,还有一条就是每天下午14点之前要报个人的健康码、行程卡以及行程轨迹。这就很诡异了,不在东莞的时候要这样干吗?还是说在东莞的时候也要?通勤这个概念在我们单位也分好几种类型,有些周一到周五每天来回,有些周末才回去一次,也有些周三跟周末回去。对那些天天回去的人来说,这样的报送没有任何问题,但对那些不是天天回去的人来说这样报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要我定这个规则的话,之所以要这样报是要清楚你离开东莞以后去了哪里,有没有去一些不该去的地方,所以即便要填表,表格里包括的内容也应该是你从离开东莞到返回东莞期间的行程轨迹。要免除这些麻烦的话,最好直接不动,反正对白云区和海珠区的人来说是根本动不了的。我对动不了这个决定没有什么意见,我有意见的是纵观广州的各个区,白云区尤为严重的,连续多天都20多例确诊以上,其它区相对而言只是零星散发,一开始的几天海珠区的数量也有点惊人,但这不意味着海珠不受控,也不意味着广州的其它区没有风控区域、没有确诊病例,但起码海珠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中风险地区。所以为什么海珠区要把那当作是白云区那么一棍打死呢?

其实让我恼火的是某些同事对待做核酸的态度。有些核酸是非做不可的,比如说某个区域要求做大规模的时候。他们却老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考虑,我不需要这么干。关于大规模的时候要不要去做核酸这个问题,在大规模这个词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很明确知道这是非做不可的。另外一些核酸,明明已经摆在你面前,你根本不需要费什么神,更不需要出钱,你只需要花几分钟而已就能完成,居然也会想到我能不能不做。就更不用说当他要去做某事,可能要去某个地方,非常有可能是往返两座城的时候,完全不了解两座城的防疫政策是什么。入城的需要进城的人提供核酸报告,出城的也需要离开者提供核酸报告,无论是不是真的有人在路口查你。要不被这些政策束缚,任何时候你都得备好这些东西,最好是24小时以内的。完全不把心思放在这个上面,不知道红线是什么。只是觉得我应该不需要。这不是在装疯卖傻吗?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想骂人,但我也明白,其实我根本不需要为他们这些人费神伤脑筋。

在现在这种状况下,两耳不闻窗外事,假装我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不知道,就是对别人最大的伤害。

2022-03
29

一个城,几个款

By xrspook @ 11:15:10 归类于: 烂日记

同样的广州不一样的防疫政策,这到底是为什么?比如说海珠区的社区居委当你去报备,当你跟他说你是东莞来了以后,他会给你开4次核酸。但是天河区的居委,甚至不需要你去现场报备,你直接跟他说你是做了核酸再回去的,然后他叫你再做一遍就完事。增城区居委的要求是三天两检,所以一次性开两次核算。黄埔区的居委,有些你每次过去报备就给你开一次核算,有些甚至说了等于没说一样,没有什么然后。之所以会有这种完全不一样的待遇,大概是因为各自的居委所遇到来自东莞的人员各不相同。比如说黄埔区,尤其是接近沿江高速片区的很多人都是广州-东莞的通勤人员。在广州工作,在东莞买房,或者是反过来,因为他们自驾,这样很方便。无论是广深沿江高速还是以前的广深高速也就是现在的沈海高速都让他们的这种工作生活方式变得可行。这样相比于人住在黄埔,却要在广州的中心城区上班靠谱多了,几乎不用担心塞车,也比如不需要跟别人挤地铁。这些穿梭于两座城的人通常都是自驾出行,因为只有自驾这一条路才能满足他们这种工作生活需要。

黄埔有很多大型小区,大型的小区里面有非常多这样的人。于是如果你要求人人都这般报备,居委根本忙不过来,而且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这些人的确天天都在干这种事。该怎么个报备法呢?三天两检的第一天如何界定,如果是整个流程是14天的,连开始都无法界定,后面也就没办法说到底要怎么整。所以这些居委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外,他们实际上也真的没办法。哪怕他们真想搞清楚哪些人实际上的活动轨迹,以及检查他们是否有按要求完成核算检测。新冠疫情管理的其中一个重点,或者说杀手锏是限制大家的活动。只要大家慢下来,甚至不得不停下来,新冠病毒,尤其是这个二代奥密克戎病毒也就无法张牙舞爪了。但问题是手停口停,不可能不让人家去上班。也不可能让别人去上班,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无论是哪一条都不可能持续执行。有那么几天封城可以,但是不可能连续一个月几个月。所以广州卫健委发布的那些东西如果真的要完全用在这些人身上,好像根本就是无法执行的。从整个广州市来说,这样操作的人肯定有,但就其数量而言只是一小部分,所以这些私底下的操作也就只能默默进行,大家互相配合实现。我能理解他们,但是谁又能理解我,对他们来说通勤意味着每天都这么干,我对我来说通勤意味着每周干一次,无论是哪一种,要我们实现三天两检又或者14天为一个周期的自我监测都是不可能的。当别人必须要拿这些政策去套我们的时候,唯一可以不受束缚的就是故意不去报备,但是故意不去报备,又会触犯了其它东西,真的很矛盾。

我想做好人,但是好人真的不那么容易。

© 2004 - 2023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