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
12

选择自己的路

By xrspook @ 16:22:04 归类于: 烂日记

任何有准备的人都不会让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所以当我不得不那样的话真的觉得非常被动。那条对我来说唯一的路也时灵时不灵了,而且不灵比灵的时候更多。之前我真的有考虑过当付费用户,但幸好还没开始败家。这个烦恼不只是我个人的,别人也一样,别人也有这个需求。我要看印度电影的花絮和歌曲,别人要看WWE的视频。我们的爱好都在外面,但外面和里面总不通畅。是我们口味很有问题吗?难道在里面我们就只能看那些我向来不屑的小鲜肉?一方面,从我的个人价值观角度出发,我不喜欢他们;另一方面,从别人对他们的痴迷程度我也觉得不可理解。近期爆出的某些娱乐新闻我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如果那些小屁孩真的能管好自己,大概我对他们的印象就不会那么糟糕了。着迷这种事有时你说不准到底是为什么,但当你真的着迷了,而且也认真思考过了,总会得出原因。无论那个到底是不是有点无厘头。在着迷了很多年以后,总结我过去着迷的东西,可以得出一些共性,而那些共性正是我个人的价值取向所在,那是我珍视的,是我觉得做人就该向那个方向发展的。是着迷的东西让我进步,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

如果我还很年轻,估计我也很难说得清自己想要什么,但显然当你年纪大了,知道余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自然就能拿来主义,精准地把握自己到底想怎么样。时间会渐渐让人明白到人的确要经历一些不那么如意的东西过后才会觉得有意义。那些顺风顺水的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多年以后甚至难以再次忆起。但是,人为什么要记住某些东西呢?那些痛的苦的通常会让我们刻骨铭心,但深深地记住了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大概是因为我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是一块黑板,不够写的时候就把之前的全部抹去,然后在上面写新的,周而复始。我觉得人生应该是一本书,里面的东西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可能编排有点杂乱,但过后翻阅的时候仍能让人有所得,无论是对别人而言还是对自己来说。正是因为这样,人不能一味怎么舒服怎么去。不能随随便便就一辈子而最终不留下点什么啊~

昨天我又剁手了几株柠檬香蜂草(柠檬薄荷)的苗,在玩了薄荷大半年以后我才终于认清了柠檬薄荷和猫薄荷的区别。猫薄荷是有毛的,所以看上去你会觉得叶子上有一层灰。柠檬薄荷没有毛,表面光滑,但形状跟猫薄荷极为相似。看上去很像,但只要摸一下就能分辨出二者的区别,因为一个有柠檬的味道,而另外一个则是某种比较难形容的薄荷味。今年春天某宝薄荷种子的时候我就发现种出来的小苗形状看上去很类似,但闻上去味道有差别。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那都是一回事。现在看看我移植到大树下的薄荷苗,都是一个模样,都是猫薄荷,大概柠檬薄荷被优胜劣汰被掉了吧。前两天我再次入手留兰香苗,因为我不甘心大树下的全部被拔掉了。这一次,我真的不会再半途放弃它们了。

对我来说,养薄荷也是一条不归路啊啊啊~~~

2017-03
29

理财产品那些事

By xrspook @ 16:34:45 归类于: 烂日记

四天阳光灿烂的日子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好段时间会是阴雨或者强对流天气。昨晚的10K后这个月的跑量已经达到了174.57K,一共跑了14次。这个月的任务完成了。以每个月要168K算,今年的前三个月已经完成了502.29K,离理论上需要完成到504K,只有一点点距离。今天单位出去活动,昨天跑了,今天不跑,但这个月余下来的两天彩云天气说在我跑步的那个时间都在下雨。下雨跟跑步通常来说不矛盾,但当我的跑量已经足够完成任务,下雨就又成了我的一个纠结项目。从去年5月起,每个月的跑次我就没有超过14次的,但这个月,已经平掉了去年4月的14次。而再之前,我每个月都通常都会在跑15次或以上。去年夏天开始,我的跑次通常是13次,这就意味着,我跑的频率是工作日两次周末一次。这样的节奏,如果一个月没有特殊情况,我可以完成160K,但要完成168K,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工作日的跑步我每次都增加1K。从10K增加到11K。或者周末的跑步从18K增加到20K。从理论上说这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当你真的去执行的时候,就会有非常强烈的抗拒心理。去年夏天,我从每周工作日跑三次变成跑两次,每次从9K增加到10K也尚且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从次数上说,减少频率更轻松,但从每次的情况来说,一开始的那几回总觉得怪怪的,平时跑到那个地方就可以停下,但现在还得继续努力,虽然多出来的仅仅是1K而已。

个把月之前,室友推荐我,如果要去买理财产品,就去民生银行。因为他们的理财产品品种多样、收益率高,而且操作方便。对比过几个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后,我觉得相对来说,民生是的确比较优惠。但是理财产品那么多,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预计收益率的该选哪一个呢?显然当我第一次进入到那个界面的时候,我完全懵了。其她银行固定了某个收益率固定了某个期限,余下来可让你选择的大概就只有一两种,但民生银行不是这回事。在购买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时候,你也可以看到他们理财产品的已卖出份额比例。因为很多理财产品都没有过往的官方历史业绩可参考,所以,购买率就成为了我另外一个需要考察的指标。因为其他人不可能无缘无故都买这一个,而不买那一个。尤其是,当预计收益率和期限一样的情况下,一个的购买率只有50%多,而另外一个有90%。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肯定有区别。当我问室友,她有没有算过最终拿到的收益跟预期收益差多少的时候,她居然告诉我,做了民生银行的理财好几年,但从来没算过。我当场就囧了。预计收益率是一回事,实际收益率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某个产品一开始写出来的预计收益率比另外一个产品高,但实际收益率却不如低的那个,为什么我还贪图新鲜去选购预期收益率高的那个呢!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亲。从实际情况看,我发现理财周期越长通常利率反而会更低,这个情况发生在理财周期在超过两百天的时候。通常,理财周期128天会出现最高的预期收益率。这是一个标准型的倒钟形结构。现在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才1.75%,但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率通常能达到3.8%或以上,这个数字是民生银行的,其它银行可能会低一点。虽然说这是R2的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但通常都不会发生那种事,只要最终的收益超过1.75%,就算比定期存款要好。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写着不保本不保息的产品,少量去做还可以,算是平衡掉银行里的定期存款。但对我这种抠门型的人来说,我还是觉得有点不踏实。短期的理财产品,冲着高的预期利率去就好,因为以5万投入128天的产品计算,相差0.2%的预期收益,最终出来才相差35块钱,这种差别微乎其微。如果是37天就10块钱,如果是61天就17块钱。短线投资,如果只是那么一点点的预期收益差别,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纠结,最终出来的效果,连吃顿麦当劳可能也顶不上。何必呢?!

现在我需要考虑的是我的资金分配长短线和各自的份额是多少。

2017-02
23

抚心自问

By xrspook @ 8:42:52 归类于: 烂日记

工作以后,会出现违章指挥这种事情,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对的,但他却叫你去做。又或者你明明知道那么干只有死路一条,但是他居然还要你去做。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叫你去做那件事的人是不是故意让你去送死呢?这种想法,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我脑海里盘旋。幸好那一次没有出什么乱子,可以说是运气。但人不可能,一直运气都那么好。如果那一次没有搞好,我们所有人都会中招,但为什么这么巨大的责任会落在我身上呢?为什么要把我塞在前面,让我去送死?为什么不让其他人去干这种事?一方面,他们口头上说是因为信任我的能力,另一方面,我觉得纯粹是处于某些保护吧!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我不会接受那份工作,因为那样做是不对的。在国企这种单位,即便我不去干,他们也没有很好的理由可以轻易地把我炒掉。要死就大伙一起死。至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当年发生过什么。如果这种铤而走险的事是发生在私企,估计我就会因为一次事件而在公司里得到重用。这种事不会在国企里发生,因为如果你没有任何后台,光靠能力,你永远是应急的时候顶一下数的存在。工作十年来,我已经看透了这个,所以,要让人去送死,你们去送吧!我只对我自己的工资负责,多余的部分我不考虑。毕竟现在有很多人的工作和他们的工资是远远不匹配的,他们所担的责任只是他们工资的几分之一而已。我承认这样的看法十分幼稚,而这种情况在天朝甚至在世界都非常普遍,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家众所周知的秘密。于是,工作这些年来我就得出结论,我会做我应该做的,但是如果你让我做一些违反真理的东西,我拒绝接受,你可以找别人去做,但那个别人不是我。我没有必要为了那些所谓的道义而担惊受怕。当幕后的英雄一点都不好玩,而且乱七八糟的人最终还会挡在你前面把功劳全部拿去。我宁愿不把这个功劳创造出来,也不愿意让别人随便拿走我的东西。如果某些东西是出于自愿的,我会出钱出力。但如果,那是你强迫我那么做的,现在我已经有底气,宁死不屈。

大家会说,如果我做得这么绝,前途的发展会不怎么好。难道说每天就把工作重心花在卑躬屈膝、各种阿谀奉承上面,人生就一定会好吗?其实这是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你要选择你眼中的好?还是要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有钱有地位就一定好了吗?你怎么不想想,那些东西是靠什么换来的?想想那些交换的过程,我就觉得很恶心。情况就好像一部电影,票房高就一定好了吗?为什么你就不问一下观众们的感觉?电影票房和观众口碑双丰收的电影最后一定会成为经典的杰作,但显然那些优秀作品的数量不会很多。有钱有地位就像是电影票房,而观众的口碑是真正自身的能力。很多时候,人们都只顾用地位和金钱去衡量一个人,在跨行业跨国界的前提下,貌似那是最公平的。但当一个人抚心自问的时候,那些东西真的能代表些什么吗?观众口碑的这条线不好把握也不好测量,就像个人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个手指长短各不同,你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所有。而当你并不了解别人所专长的东西的时候,你经常会做出一些很荒谬的瞎掰。

随他们去吧,反正,我决心要守住底线。

归档:2017-02-23 Dangal – 大叔

2017-02
4

薄荷选择苦难症

By xrspook @ 20:51:43 归类于: 烂日记

人是会变的,比如说我想都没想到自己会打算买种子种薄荷。

这是今天早上起来,我突然冒出来的奇怪念头:与其去买薄荷叶做薄荷茶不如自己种出新鲜的。但实际上关注薄荷叶这种东西不是今天早上我才神经病想出来的,昨天我已经在看一些薄荷相关的东西。而这一些,又起源于,某一天晚上我想起要买柠檬片泡茶,然后发现薄荷叶都很贵。但其实那不算非常贵,因为叶子晒干以后很轻。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同学把我带到她家,她在一盆东西里摘了一片让我尝尝,那是我第一次吃新鲜的薄荷叶。有点辛辣,但显然那就是薄荷。

昨天我才知道,薄荷有很多品种。我当然不知道当年同学家的那盆是什么品种的薄荷。因为连具体某个品种的薄荷叶子味道是什么样的,我都完全不知道!理论上那些东西,可能,都可以用来吃,但是,大部分人只会吃少数几个品种的薄荷。比如说食用薄荷,好像就是指柠檬薄荷。但据说,柠檬薄荷的味道,不像薄荷反而像柠檬。那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种柠檬薄荷,而不直接种柠檬草呢!可以肯定的是留兰香薄荷就是我们一直所熟知的那种薄荷味道,因为牙膏和口香糖里面的那个味就是从那里提取出来的。除了这两种,还有什么胡椒薄荷,香水薄荷,夏薄荷,猫薄荷等等。因为薄荷的种类很多,于是我又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在淘宝之前,我只想能不能从某个实体店买一包种子回来拿去种。现在看来,我又得烦恼,我得买哪一种薄荷种子?

但其实,买什么薄荷种子只是我烦恼的第一步,怎么把种子种下去,让它存活,又是另外一个烦恼事。在看淘宝买家的评论之前,我就没想过种子种下去发芽率会很低。因为我做过小麦发芽率,那些东西的发芽率是很高。放在湿润的滤纸的培养皿里面,大概两三天就会发芽,而且如果小麦新鲜发芽率会达到80%以上。稻谷的发芽比小麦来得更快,而且发芽率也更高。要让我回想起什么时候播种种过什么就只有幼儿园的某次。那一次我们种的是花生。已经忘记了我们用的是什么工具种花生。还记得种完以后。我们班一个当时比较博学的小男生说用沙洗手,然后再用水洗掉,手会很干净。当时我当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但是他知道这条规律,我已经觉得很神。种花生的那天我记得。但往后我们的花生,有没有真的发起来,我就没有印象了。当时我们只是在幼儿园的某个花坛里种花生。老师没有要求我们,做什么种植日记,也没有要求我们每天都去观察一下看有没有新进展。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现在,估计种发生这种事会变成幼儿园孩子的家庭作业,然后要求每天都要观察,孩子口述家长记录种植日记,甚至还得拍照片之类。当年,我们玩的各种相比于现在的家庭作业显得很开放很随意。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觉得那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被强迫下来的负担。现在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各种家庭作业,实际上烦恼的并不是小孩而是他们的家长。和小孩一同成长是好事,但问题是很多家庭作业布置下来,小孩根本没办法独自完成,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而那些东西即便家长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最终那个作业为难的是谁呢?

回到薄荷的话题上,如果要买薄荷,只能买一个品种,我应该买柠檬薄荷,还是留兰香薄荷呢?如果有买二送一,我买了柠檬薄荷,和留兰香薄荷以后,第三种薄荷我应该选哪个呢?女人的选择困难症,真的让人很头痛。

2017-01
24

多选题

By xrspook @ 20:58:5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一直都觉得做馒头,尤其是有面包机辅助和面做馒头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这在之前也一直都如此,直到近期,直到我有好段时间没有做馒头又开始重新做以后一切都好像变了样。不同的面粉加水量有很大区别,这我完全理解。所以用全麦粉和用麦芯粉相差非常巨大。牛奶和水如果都用克计算,加牛奶的时候要加多点这我也能理解,因为虽然牛奶绝大多数成分都是水,但牛奶有水没有的成分我知道。在用风筝牌全麦粉做馒头之前无论是用香满园的、金龙鱼的、雪健的还是农家御品的水和面粉用1:2就好,即便不同面粉有些许差别,但只是些许而已,凑合着还行。比如说香满园的出来后没那么粘手,金龙鱼和雪健的会粘一点。所以从前我用的面粉是300g,水是150g,即便把水换成牛奶,差别也只是一点点。经过折腾撞墙很多次以后我才把握到用风筝牌全麦粉的时候面粉是300g,牛奶就得200g,如果是水就得165g。风筝牌的用水量远远要比其它牌子的多得多!!!10g水加进去和面5分钟为一个回合。平时20分钟一个和面程序就解决问题,但如果用风筝我却要把和面程序增加到2-3个才终于完成任务。新面粉尝试加水量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用硅胶神器面粉袋比较高效,因为那个东西随时可以停随时可以加,用面包机进行2-3个20分钟的和面程序你还得手动把粘边的面粉手动搓回到面团里,如果不及时搓,干了,贴边了就会像我今天那样,洗面包桶洗了半天才终于洗掉了那些东西。不就是个简单的和面,有什么难的!我以前也觉得那一点都不难,但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得如此高难度。

同样让我觉得奇怪的还有为什么从前我就可以早期跑步,但现在我却把跑步时间拖得很晚很晚。以前跑家里这条路线我天亮就出门了,但近两次我是中午11点多才开跑。我的晚睡现象又抬头了,我的晚起现象更加是天天发生。今早我甚至忘记调闹钟起来吃早餐,于是直接睡到接近8点才起来吃。为什么我的懒惰居然会变得如此严重?!我也说不准相比于以前现在的跑步是辛苦了还是轻松了,但现在跑步的时候我会有各种神经病的念头,比如说能不能少跑点,能不能不到琶洲大桥就折返,能不能跑10K就不跑了,在路边扫辆自行车就骑回家…… 现在我的选择的确多了!以前我跑步的这条路线只有可怜的几条公交线路经过,没有有轨电车也没有共享单车,如果我不把路都跑完我就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因为我跑步的时候不会把羊城通带在身上,我的确有带零钱,但不确定有没有足够乘车的2块钱那么散的。因为现在的选择多了,所以我才有可以选择quit的空间。因为现在我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跑量减少了,从前一周跑4天变成现在一周跑3天,所以我才会有了能不能某天不跑的念头。

选择多了真的就一定是好事吗?

© 2004 - 2023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