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
12

彩蛋

By xrspook @ 14:11:49 归类于: 烂日记

几天前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是单位篮球队里唯一一个超过30岁的首发正选。如果不把身份证的年龄暴露出来,没有人会想到我已经超过了30岁。在一般人的眼里,超过30岁就会出现体各种不好和各种油腻,但对我来说,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准确来说,我的运动生理年龄看上去只有25岁不到。感谢跑步和长期运动给我带来的这些好处。实际上就我个人的性格而言,在心理层面,或许我仍然只有18岁。因为我还想尝试很多东西,我不在乎那些东西要求我得从最基础做起。我很想知道得更多,而且我会真的会花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如果说那是因为我有一个童心的话,可能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只是想知道,但并不能预测到那到底真的有可能发生,还是纯粹是瞎掰。但现在,我明白到我想知道而我又真的投入去努力实现的那些东西都是可行的。我有18岁的好奇心,25岁不到的身体,以及30多岁的人生经历。这些拼凑起来真的很强大。这些优势在我只有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我从来没考虑过。对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来说,他们有的是冲劲,但有些时候太鲁莽了,不够沉稳,做事的时候可能也能做到,但是不稳定,耐力不足是他们的致命伤,该专注的时候走神也是他们的常规特点之一。在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得允许他们犯错,但是这种忍耐是有限度的,不能一犯再犯。他们不能一直用自己年轻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在犯错之后,总结经验、改进是他们必须学会的。那这种步骤,可能是他们自己体会,也有可能是我们这些老人家去指点他们。

我比单位新招的那些小年轻大了十岁以上,想想都觉得这很疯狂。我还不觉得自己有那么老,为什么他们这么小呢。

近几个周末我都花了不少时间看各种体育比赛。有足球的,有篮球的,有羽毛球的,有网球的。结果发现,无论是网球还是羽毛球,接发的那个人在对手碰球的那一刹那,他们就开始小跳。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是这显然能增加他们的反应速度,因为小跳这种动作在拳击比赛里很重要很常见。通常来说,在对方发球之前准备动作的时候,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员都是双脚叉开,做类似深蹲的姿势,但是,只要对方即将发球,他们就会开始小跳。通常,如果是我自己打球,在准备的时候我会双脚张开,但却不会小跳,遇到高手的时候,经常会暴露出反应太慢的缺点。只要我的站位太靠前或太靠后,反方向的球我就很被动了。所以下次,或许我也得试试在他们即将发球的时候原地小跳。在小跳的帮助下,我的反应速度应该可以更快。这种事情已经在篮球练习的时候验证过。教练让我们原地小跳,听到哨声后我们就向前奔跑,等下一个哨声响起的时候停下来原地小跳,重复多次。如果只是直线奔跑,我的速度不如男同事,但是加入了小跳,我有可能比他们完成得更快。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大概他们之前没有练过原地小跳这种动作,但我却已经练过好几年了。我并不是故意训练,这刚好是我平时做的HIIT里的其中一个动作。不能说我对这个动作有多熟悉,但起码我不觉得陌生,我做得很自然。我不觉得自己的反应有多快,但通过合理的训练,我的确可以比一般人做得更好。

身体是用来用的。有些时候,当你做某些事的时候,你或许不会意识到那会对你做别的事有帮助,而这就是彩蛋。

2018-05
25

屈腕肌挂了

By xrspook @ 9:13:08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才突然发现影响我投篮质量的肌肉是屈腕肌,之前没有这个感觉,大概是因为之前投得比较少,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之前投篮的时候我手臂的其它肌肉没有做过相应的训练,所以其它部位没有比屈腕肌强很多,累的时候是全部一起,但显然,过去几年我进行的力量训练的时候从来没有锻炼过的屈腕肌。用从来没有训练过有点过,因为的确有,一套上肢力量训练的其中一个动作是锻炼屈腕肌的。但那套动作我只玩过一次,因为觉得那套动作不够野蛮,所以做完一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做下去了。

屈腕肌这个地方通常来说各种健身秀身材的人都不会展示那个部位,我印象之中没有一个健身动作需要把那个部位展现出来。所以那些肌肉到底什么叫强大,什么叫不强大我完全没有概念。之前打羽毛球的时候,偶尔会觉这些肌肉酸痛,但总的来说伸腕肌受考验比较多。屈腕肌和伸腕肌就像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那样。在某些哑铃动作里,我的确训练过伸腕肌,在篮球运球的时候,我个人觉得用的也主要是伸腕肌。什么运动才会比较多地使用屈腕肌呢?篮球肯定是其中一个,尤其是双手投篮的时候。排球可能也很需要,棒球的投手估计也需要。按照动作的规律,理论上铅球和实心球也需要那块肌肉的支持,但为什么从前我练那些的时候从来没感觉过我的屈腕肌酸痛呢?大概因为当时我还太小,新陈代谢很强大。前几天我刚刚看过那本关于拉伸的书,其中有些部分是针对每项运动的。在排球里面就有一个反向手掌拉伸手臂内侧的动作,当时我觉得很奇葩,为什么会这样。但现在我明白了。我觉得,篮球也很需要。

昨天的篮球训练,我大概下午6点半就去到了球场,然后开始投篮。投篮到了一定程度,我的准确率开始变得很不错的时候,我慢慢觉得左前臂有问题,之前只是有点酸,但到了后来,是每投一个都会感觉到痛。当时我很纳闷,我实在没有做一些什么很奇怪的动作,为什么会这样呢?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我觉得我的右前臂也有症状了。而之所以右前臂支撑的时间比左前臂长,大概是因为我是个右撇子,从前打网球、打羽毛球的时候用的都是右手,所以相对于左手来说,右手的屈腕肌锻炼的机会会比较多一点。屈腕肌开始酸痛投球基本就没戏了,所以我停止了投球练习,开始运球。投球不行,运球行不行,其实我也只是抱着一个试一下的心理,但原来这两套动用到的主要的肌肉是不一样的。虽然两个动作都有手臂屈伸的动作,但是投篮的时候手腕要进行一个反向上弯曲的动作,但运球的时候前臂和手掌是成一直线或者手掌是向手心弯曲的,所以一个用的是屈腕肌,一个用的是伸腕肌。还记得大学体育选修网球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不要弯曲手腕,因为网球拍较重,拍球的力度也较大,女生本来力量就不怎么强大,用手腕打球很容易伤到。但到大学选修羽毛球的时候老师就狠狠地跟我们说打羽毛球的时候要灵活运用手腕,不要直挺挺地用手臂或肩膀去打球。真心不知道那个老师既教羽毛球也教网球他是怎么顺溜准换的……

虽然我以前做的力量训练里,几乎没有锻炼屈腕肌的,但我知道肯定会有一套力量训练专门针对那个区域的肌肉。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而且要变得更强。

2017-06
12

法网十冠王

By xrspook @ 10:22:4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我重看了《三个傻瓜》。期间又哭又笑也不知道到底我是傻瓜还是电影里的是傻瓜,但那些东西你是不可能不笑的,而另外一些东西如果你入戏,你必然会哭。三年以后我再看三傻跟第一次看的时候最大的区别在于那是我第一次看印度电影,才知道原来印度电影里面有那么多的歌舞,之前我对那个完全不了解。但昨晚看的时候,虽然字幕里没有音译的印地语,但我已经可以很顺畅地跟着节奏自然地唱起来,没有半点的违和。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已经不知道把三傻的OST重复播放了多少遍。昨晚我是在客厅用电视机搭配小米盒子看的。为的就是让我爸和我一起看,但是他一眼都不看,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平时那个时候他都是随机地看电视节目。为什么宁愿看那些没什么脑子的电视节目也不看一眼三傻呢?!我不会强迫他去看,往后我也不会继续用电视看,因为客厅没有空调,还不如我自己躲在房间里开空调用电脑看。用电脑看的时候我可以用1080p的版本。但如果用小米盒子看了那么大的文件,那东西处理不过来。为了能在客厅里看三傻,我还特意买了wifi增强器,但即便有那个东西,晚上的wifi信号还是太多太杂乱,会有干扰。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OTG插U盘的方式。这样肯定能保证视频能顺畅地播放,但问题是明明电脑已经共享出来的东西,还得麻烦地拷贝到U盘上,然后再播放。

昨天本想早点睡觉,看完三傻的时候的确还不太晚,不过是10点半而已。昨晚法网的男单决赛是20:40开始的。看完三傻,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但回到电脑前查看的时候发现原来还没打完。前两局是纳达尔大比分2:0领先。第三局开局纳达尔又取得了一个破发。基本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我已经确定纳达尔肯定能拿下他第十个法网冠军。问题只是瓦林卡还能保住多少个自己的发球局。要在纳达尔先赢两局,且第3局开始良好的情况下逆转,而且是在红土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即便是纳达尔的老对手费德勒在红土场也估计做不到。因为纳达尔是一个打得很顽强的人,他的发挥匪夷所思地稳定。除了技术过硬以外,心理也很强大。所以你要他后半段崩盘,这怎么可能!!!为了能见证那个纳达尔拿下第十个法网冠军的历史时刻,我熬到了晚上11点半以后才睡觉。2017年又杀回来的纳达尔显示出比从前更威猛的红土作风。他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只是非常稳定地把球回过去的跑不死小子,他的发球速度更有威胁性,他的发球角度更刁钻,他的回球压迫性更强。男单决赛之前我先看了一些他的教练莫亚的一些新训练方法相关。他让纳达尔从训练场上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他实在太勤奋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必须意识到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所以要缩短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强度无非就两种,一个是提高发球速度,另外一个是训练更精准的发球回球角度。如果我几拍就能把你搞定,为什么我要跟你拉锯战呢?一直以来发球速度过慢都是纳达尔的问题之一,是他相对而言的明显弱项。现在如果连这个都弥补回来,红土场上的纳达尔如果不是他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在红土场上他的非受迫性失误极少。首先,他不犯错,其次,他的犀利打法让对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综上所述,红土场上他就是一个无解的怪物。2005到2017年这13年里,纳达尔拿了十个法网冠军,其余三个分别由费德勒、瓦林卡和德约科维奇收入囊中。与其说那几年是这几个人战胜了纳达尔,不如说是纳达尔的身体打垮了纳达尔自己。接下来的温网,如果费德勒复出,如果有费纳大战,必然会非常有趣。

时间又似乎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大满贯冠军不是费德勒就是纳达尔的年代。

2017-01
28

穿越时空的费纳大战

By xrspook @ 21:04:36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年大年初二的澳网男单决赛将上演费纳大战!两位最终打进决赛的选手在半决赛都经过了5场大战才淘汰了各自的对手。事隔5年后两人再次在大满贯决赛相遇,这是他们的第35次交锋。如果费德勒赢了,他的大满贯奖杯将是18,如果纳达尔赢了,他的大满贯奖杯将是15。无论是那个数字将成为事实,两人都配得上神一般的记录。在他们巅峰的时候,只要他们参赛各自绝对统治力的大满贯,基本上冠军都不会旁落。2003-2012年的温网,费德勒拿了其中的7次,纳达尔拿了2次,余下的一次是2011年被德约科维奇拿走了。2005-2014的法网,纳达尔拿了其中的9次,费德勒仅在2009尝过冠军的滋味。这样的统治力,你只能用神一般的存在来形容这两个人,在他们两人巅峰期的时候,每到法网和温网决赛我们永远都只能轻轻地叹一句怎么又是这两个人,虽然我们知道他们两个一定会上演绝佳的好戏。还记得当年我们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到底狂野热情的法网费德勒什么时候才能赢,到底温文儒雅的绅士温网纳达尔什么时候才能登顶。后来,年轻的网球运动员逐渐抢了两位大神的光芒,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们真的成熟长进了,但我看过今年澳网两位大神的两场半决赛后我更倾向于觉得是时间这把杀猪刀让两位大神逐渐走下神坛。是年龄,是体能,是伤病,总的来说是他们自己击败了自己。当两位大神都处于状态大好、没有伤病或者伤病不严重的时候,年轻人再强大也难撼动他们的王者地位。

费德勒和同胞瓦林卡的半决赛看得我心惊肉跳,两人都是单反型选手,在某些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两个费德勒在打球啊亲!因为两人经常是代表国家参加比赛的队友搭档,所以非常了解对方。费德勒巅峰的时候我简直不需要看比赛就知道瓦林卡会输掉,但显然前天的半决赛两人势均力敌。我无数次纠结费德勒是否真的能撑住。如果说瓦林卡还有什么得必须改进我觉得是他的心理素质,那还不完全过硬,尤其是当对手顺风顺水的时候。王者需要有霸气,但王者不能有过多的脾气。

如果说前天费德勒和瓦林卡的比赛很精彩,昨天纳达尔和迪米特洛夫的比赛得用很很很精彩去形容。在昨天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个保加利亚的90后网球选手迪米特洛夫,因为现在他的世界排名才15,曾经最高的世界排名才第8。但经过一场和纳达尔的比赛以后我狠狠地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相比于瓦林卡,我更看好迪米特洛夫将在不久的将来称王。如果他昨天对阵纳达尔的表现不是昙花一现,我预言这孩子的成就将超越现在的穆雷和德约科维奇。这孩子已经具备了王者的技术和王者的心理,他缺少的仅仅是他得在未来积累回来在关键分上的神级经验而已。昨天他和纳达尔的比赛有些时候我真的有点不敢看下去了,在号称跑不死的纳天王的比赛里居然这孩子跑得比天王还狠,而且不是疲于奔命瞎跑而是有速度也有质量。纳达尔是左手持拍,迪米特洛夫是右手持拍,这就必然会出现纳达尔不断用正手强攻。可能我说得不对,但我觉得当今男子网坛火力最猛的左手正拍仍然得数纳达尔。纳达尔的强力左手正拍高转速上旋或加压球曾经是天王的唯一法宝,尤其是纳达尔刚成名的时候,他经常用跑不死外加侧身正手来击打明明是反拍位的球,可见纳达尔对他的左手正拍是多么的自信满满。随着年龄渐长,纳达尔的双反水平也渐渐提高,于是他就不需要再用那么多的侧身正手,但毋庸置疑,他的正手仍然是他的绝对杀伤性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迪米特洛夫居然顶住了纳达尔狂轰滥炸的正手!评述说在昨天之前,迪米特洛夫的比赛里他反手的制胜分只有正手的1/5,但昨天他反手的制胜分我觉得只比正手少一点点而已。在一场神级对决里,我相信迪米特洛夫的反手已经得到了巨大提升,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要做到这个唯有在比赛里遇到健康威猛的纳达尔。纳达尔是非受迫性失误非常少的球员,所以他最经典的做法是留在底线和对手不断抽球,神马神奇角度他都能救回来,直到逼迫到对方犯错下网或出界。但昨天的情况居然是如果只停留在底线耐心对抽纳达尔占不到半点便宜!好多不可思议的球迪米特洛夫都居然接回来了,而且还出其不意由守变攻。这是纳达尔和纳达尔+费德勒合体的怪物在打球吗?!我最欣赏的是昨天迪米特洛夫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这个年轻的90后据统计打持续3.5小时以上的网球比赛的数量屈指可数,但昨天那场球他们差几分钟就打了5个小时,这孩子体能居然完全没问题,最后时刻还能轰出时速超过200的发球,这根本就是开挂了…… 整场比赛,我完全没有看出迪米特洛夫有明显的心理波动,他一直都保持了高度的专注。昨天纳达尔险胜我觉得有运气的成分,如果再来一场,未必还能赢。所以在看那场比赛的时候我无数次觉得即便纳达尔赢不了,最终进入决赛的是迪米特洛夫他也实至名归。

2017年的澳网决赛,女单是大小威对决,男单是费纳大战。这真的是2017而不是2007吗?!!!

2014-04
6

当命中注定的shocker

By xrspook @ 20:31:39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是好事也是坏事。

虽然昨晚00:30才睡觉,但今早我还是平时的时间醒来了。想多睡也睡不着。一大早打开电脑把昨晚的blog写完,我本想今天是做完HIIT再去拜山的,但写着写着blog的时候我发现大学时的网球老师终于加我QQ了。聊天时我觉得我俩有点格格不入,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不完全了解我现在的状况,而我也有点难以理解他的建议。好消息是我俩终于对上了,坏消息是貌似我不打算执行他的建议,我会继续MAF180,最最起码也要hold住一个月,hold一个月的160K,hold一个月的心率152。他觉得我被数据吓到了,我应该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所以当他说我要用心率180去跑一直跑,跑到出现极点然后超越的时候,我很纳闷,因为我不是为了某次比赛而跑步的,我更加不是专业运动员,运动生涯也就那么十来年,对我来说,起码我现在认为,跑步是一辈子的。我为什么要用180的心率去屡次突破极点呢?

而且还没有可以确切可执行的方案,180要维持多少分钟,几分钟?几分钟是多少,或者说跑多少距离?以多大的速度跑?从我的认知看来,貌似他的用意是要刺激我的肌肉,用尽全力跑步去刺激,这种做法通常在间歇跑里使用,但间歇跑有个确切方案比如说每次多少距离,做多少组啊。我快走过很多路,我也慢跑过不少路,累加起来都快1000K了。老师说一个半马如果没有几次极点是不过瘾的,我快走过半马距离,我快走+慢跑过半马距离,我慢跑过半马距离86%那么多的路,我遇到过肚子饿不敢跑起来,我遇到过缺水快虚脱,我遇到过水泡,我遇到过膝盖痛,我遇到过脚踝痛,更多时候,尤其是一开始快走和慢跑结合的时候,我慢跑跑到呼吸不能hold住了不得不换快走,但我就从未遇到过觉得身体很重肌肉很累跑不动。我的距离不是800米,我的距离至少是10K。在我的经验里,跑到那个状态估计到了85甚至90%的最大心率了。半马这样,找死吗?

对,我想提高速度,但我并不是要速成。我要安全的方式,因为我还有时间。间歇跑的训练2个月差不多了。

我们聊了一段时间他才意识到我不是在跑步机上跑而是在跑路。而我对自己半马的判定并不是由我10K的状态去推断而是我的确就跑过大半那个距离。到那个时候,我必须承认,他还不了解我现在的状况。我不怀疑他的专业水平,但如果他不清楚情况就无法作出最精准的判定和给出最合理的建议。

我命中注定要一次又一次shock这位老师。正如当年xrspook,那个一开始网球打得乱飞以至于他担心会伤到站在我对面练习的女生到后来球就控制得还可以了,他以为我参加了网球协会,实际上我只是每周都用个把小时一个人面壁练习,没有其它指点,只是按照他上课的指示,然后让身体学会去适应感知。正如当年代课网球老师故意为难我们(我觉得他是故意整我们),而我们用科学的概率论和机智狠狠地抗衡了那个老师一番。而这次,接下来几个月我什么都不会说,我会用1123广马半马的那张成绩单说明问题。

跟人家在嘴皮子上理论是多么的无聊,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就好!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