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
16

我爸终于吃药了

By xrspook @ 11:50:21 归类于: 烂日记

一个痛风了好多年的人居然一直没有去看医生。一直不去体检,一直没有说自己的尿酸到底有多高,痛风到底是高尿酸导致的,还是低尿酸也会痛风。终于有一次觉得实在痛得不行了,痛到路也走不了了,才开始觉得去看医生,得去开降尿酸的药,得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人就是我爸。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他可以忍呢?为什么他觉得痛风就是那种无法控制的事呢?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他不去体检?那个体检要钱,那还算是有个理由,那个体检是免费的,社区医院一次又一次打电话过来,但他就是不去,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我爸过一段时间就会痛风。我们看不到的,又或者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他为什么会痛风?他的尿酸是不是很高?

平时痛风没几天就好了,也不会严重到走不了路。通常一次痛风之后,就要过上好些时间才会有下一回。但近期一个月内就发生了两次,间隔还不到两周。这样的频率太高了,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通常我爸我会找我妈帮忙,只会叫她去药店给他买秋水仙碱,而这一次估计我妈也看不下去了,所以从要喝水饮食到运动,全流程监督他。刚刚痛风缓解后,社区医院又打电话过来叫他过去体检。这一次他终于去了,而且顺便还挂了个号找医生说他痛风,然后医生给他开了7天的药,开的是优立通,也就是国产版的非布司他。

在我妈说我爸痛风的时候我就已经在网上查了高尿酸痛风相关的医疗指南。关于高尿酸和痛风病人使用的三种降尿酸的药里面,我觉得最适合我爸的就是非布司他。第一次见这个药是我blog的网友评论里。他说当时他吃的是印度的药,但即便是印度的仿制药,价格也不低,现在非布司他已经有国产了。在医保不报销的情况下,大概是一块钱一粒,但这个药一天就只吃需要吃一粒。跟另外两种降尿酸的药相比,非布司他的剂量算是比较少的。非布司他是通过肝代谢的,所以对肾功能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但是对心脏不好的病人来说也是有禁忌的,需要密切关注。在有这个药之前,通常医生开的是别嘌醇。这个药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和安全,指南上说,如果是有某个基因缺陷的人,不能用别嘌醇,同时,别嘌醇的用量也跟肾功能有密切关系,肾功能不好的人用药量得小心控制,我爸就是那种肾不好的人,但是他的肾到底有多么不好我们不知道,因为他没有去做体检,也没有去看过专科做过相关的检查。所以在没做基因检测,也没有看到肾功能报告之前相对于别嘌醇,非布司他安全一些。但出于谨慎起见,医生知道这个老人是第一次吃这种药物,所以只给他开了一周的量。也就是逼迫了他一周之后要去检查,觉得没有问题,然后我才会开比较多的量,但我觉得即便再多,有可能也是先开半个月,然后逐渐变成一个月。基本上这种药我觉得医生不会像其它高血压、肾脏或者睡眠的药那样一下子给你开三个月。

因为我是看过指南的,所以我知道我爸这种痛风甚至可以说经常痛风的人开始吃这种降尿酸的药非常有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会经历一些痛风的过程。因为血尿酸降下去了,身体里其它尿酸结晶会溶解,又会导致血尿酸升高,于是痛风又来了,这是一个必然会经历的过程,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停药。出现那种情况,降尿酸的药得吃,缓解急性痛风的药,比如说秋水仙碱也要吃。扛过了这种吃药初期的痛风和尿酸又的确降下去,并且能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后,痛风就不会复发。

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我爸才会一直不理会他自己这种痛风症状呢???

2023-06
25

排外的小圈子?

By xrspook @ 9:04:54 归类于: 烂日记

在准备去打第5针诺雷得,开单时,医生的语气我感觉到他的意思是要不要继续打下去。上一次他已经问过手术是哪个医生做的,然后问我教授是怎么说的。被他追问一次又一次以后,我也不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医生到底要说打几针。我只是清楚记得他说前三次就只需要打针,后面要补一些药。我开始有了更年期症状以后,我明白到补药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自从我开始不得不在周末打针,不得不随机挂某个副主任号以后,尤其让我连续两次都挂同一个副主任号以后,我被他问晕了。因为他的意思是我不需要继续打。打的4针的时候他问了一下,打第5针的时候我感觉他问得更多。语气中我觉得他的意思是我应该继续找做手术的那个主任。为什么我没有去找那个主任呢?因为时间对不上。给我做手术的那个主任只在周一开诊,我打到第3针的时候遇到了五一假期,不得不把时间提前了两天到周六。到了周六我还不能改,因为到这个第5针会遇到端午假期,根据我的猜测,端午假期一共三天,前两天是不会开诊的,第3天是一个周六。如果不是遇到端午假期,五一假期是周六,接下来我会把日期提前到周五,但是遇到端午的话,我又得把那压回到周六。诺雷得这个东西要28天打一次,尽量不调整,虽然实际上是有调整余地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可以怎么办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假期?为什么全部都卡在了我打针的那个时候。他一次又一次问我这个问题,直接把我问晕了。我不是医生,我怎么知道该打多少,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指标?如果你觉得我可以不用打了,那是不是我要先做什么检查?可能是做个B超,也可能是去验一下血。这些东西显然我是一窍不通的,你觉得最简单的那个方法是看回我一开始的那个医生,显然这很难。如果不是打针,如果我只是在吃药,我要挂那个医生的号,如果预知到假期的问题。我提前一周就行。因为药是不会放坏的,但是诺雷特这个针的保存是有温度限制的,需要在25℃以下保存,但是最低是多少我不知道。我不可能周一看完病拿到了针,周六的时候再去打,首先周六是不允许这么打针的,只能是当天开当天打,其次那几天那个针要存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我手上只是一般储存条件的药,我还可以把那个药囤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假期的问题让我的打针时间和医生的出诊时间产生矛盾,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另外一个让我想不通的是,既然都是一家医院,既然都是规范化治疗,为什么我就不能换一个医生?为什么一开始是那个医生就得一直看下去?最重要的是其实一开始选哪个医生做手术并不是我做的决定,是最开始妇科肿瘤门诊接诊的那个医生给我选的教授。至于他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这个教授,我不知道。现在我既然已经上了这个医院的贼船,为什么我就不可以选其它专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生?如果之前给我做手术的那个教授退休了,我该挂什么号?一个副教授不想贸然改变教授之前做的决定,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对一个普通患者来说,教授也好,副教授也好,他们都是专业的医生,我没想过要否定你些什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就好了,没有谁是100%正确的,但是那种你不想插手,你要把我推回给一开始的那个教授的这种行为让我觉得你在排外,不想接别人的摊子。我不知道这个副教授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在术后回访的时候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虽然她只是一个主治医生。

大概因为这个副教授刚被提上来,还太年轻。

2023-03
16

早前不知

By xrspook @ 8:46:18 归类于: 烂日记

在去中山一院之前,我照过的所有B超都是浅层经腹的,也就是需要憋尿的B超。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阴超,但实际上经腹的B超和阴超相比,清晰度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经腹的B超我不知道最清晰能到达什么程度,但是如果要看清卵巢里面的东西,大概只能用阴超。所以可能经腹的B超能看到你卵巢那里有个囊肿,也能测算出它的体积,但并不能看清那个囊肿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那个东西里有没有血液流动,有没有血管,边界清不清晰这些都能看清,但是里面那些是纯粹的液体还是有云雾状的东西,经腹的B超是没办法判定的。按照这个理论,体检的时候做一个经腹的B超可以理解,因为体检只是告诉你那个东西看上去大概有没有问题,如果你要确诊就得去专科门诊。专科门诊接到这个病人的时候。理论上就不只是判定这个东西还在不在、多大,不需要判定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囊肿?是生理性的囊肿还是病理性的囊肿?如果发现一些肿瘤的标志性物特征,那就更加要做进一步的判定。但为什么体检之后我去麻涌医院,提出我的诉求,要复查的时候,却只给我开了一个经腹的B超呢?同一个B超机器,用不同的探头以及不同的参数设定就可以做经腹的B超和阴超,既然经腹的B超可能会看不清,如果发现那个东西还在、还是那么大的话,还是需要用阴超来再看一遍,与其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阴超呢?我是初次遇到这个东西,毫无经验,但显然专科医生应该不会没想到吧。

高三的时候我一整年都没有来月经,所以高考结束以后,我妈带我去看妇科。去的是广医二院,医生毫不犹豫给我开了个B超,好不容易憋完尿以后照,发现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好久都没有来月经了,医生可能觉得口服黄体酮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直接给我开黄体酮的屁股针。最终结果我已经不记得了,好像没有到医生说的那个期限,姨妈就到了。

高三的一整年都不来只是噩梦的开始,工作了以后那些不正常的事又来了,所以我又看了好多年的妇科,尤其是吃了好多年的中药。虽然吃了好多年的中药,但实际上我照过的B超并不多。那些B超都只是为了确定我的子宫以及附件都是正常的,但却没有一个医生想过要确定我的月经不调到底是不是多囊卵巢导致,所以他们没有给我开阴超,没有把那个关注点放在卵巢那里,没有特意看一下卵巢是不是有很多大卵泡。医生有给我测过性激素,在月经不来之前雄性激素是偏高的,但是月经开启以后,所有指标都是正常的,但当时医生没有给我开过抗穆勒管激素AMH的测试。我不知道10年前AMH这个测定指标到底流不流行,但现在的研究发现,这个指标比测性激素还要稳定。如果数值是高于正常范围的几倍毋庸置疑是多囊,而如果数值很低的话,那就不是多囊,是卵巢早衰。这个指标不受雌激素的影响,所以受月经周期影响到几率很低。所以为什么当年的妇科医生只给我开了经腹的B超,并没有照清楚我的卵巢是不是有很多卵泡,多到可以确诊那就是多囊?难道是因为当年我选的是一家三甲的中医院吗?但如果我选的是一家三甲的西医院,他们通常因为我月经不来就只是用黄体酮把我打发走,我能怎么办呢?又或者他们其实也有跟我说过,叫我姨妈来了以后得去复诊,但是却没有告诉我具体得什么时候复诊,我为什么要复诊。月经不调那么多年,就从来没有一个医生给我做过一个确切的判定。当然了,多囊这个东西即便判定了,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治疗的方法,只能对症,只能降低影响,但起码多囊是一个诊断结果,就像巧囊虽然你搞不清到底是不是一定就是异位症,但起码病理判定的那个东西证明那就只是一个巧囊,没有癌变。

一个月经不调的人该怎么办?我会建议她去三甲西医医院做一个判定,做一个确诊。当被告知不是因为其它原因,而是因为多囊导致的不调后再建议去她去中医院调理。我迷迷糊糊了这么多年,到37岁的时候才终于明白到了这个道理,这是多么惨痛的一件事啊,但起码我意识到了,不会让我身边的人再重走我的旧路。

PS:因为巧囊,我性激素做过了,AMH做过了,阴超也做过了,数据表明,我觉得现在我没有多囊(因为我不是去医院看多囊的,所以消灭巧囊的医生没有特别提示我没有多囊),至于以前到底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2022-12
11

还是要做核酸

By xrspook @ 11:01:45 归类于: 烂日记

前段时间天天都在做核酸,我现在我觉得已经很久没做了,周五的晚上心血来潮,我打开了自己的粤康码看了一下,核酸记录居然连7天都没有了。那里显示的是一个白屏,写的是核酸阴性,最后一次在12月2日。核酸结果出来的时间刚好比我查看的时间早了一点,所以我已经7天以上没做核酸了。以后核酸检测这种东西估计只有去医院之前才会做,而且去医院还不一定非得做很酸。我感觉现在医院挂号的时候,如果某些科室是需要做核酸的直接弹出来,让人家预约挂号的时候就看到就好。现在医院通常会在打开小程序或者APP的时候弹出一个须知,那里用一大段话去描述什么人需要做核酸、需要什么时限的核酸?但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尤其是老人,所以你直接把这些关联到具体科室就好了。比如说凡是挂口腔科的全部都得做核酸。又比如说要去介入治疗的或者肿瘤放化疗的,也要求做核酸,至于其它,如果不想被影响的话,当然是做好核酸再去比较稳妥,但问题是现在要找个核酸检测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麻涌来说,虽然就只剩下一个核酸检测点了,但起码我们知道那是24小时开放的。只要你给钱,就会给你做,但问题是如果你在广州看病,有些医院写着你必须要有广州的核酸阴性报告,而且还是一定时限以内的才有效,这样的话就没辙了。在广州可以去哪里做核酸呢?这是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这么个问题,可以回广州了,回广州之后也可以回东莞上班了,接下来我为什么要回广州呢?当然是为了可以去看病。但是去看病的话,要不要我先做核酸呢?理论上如果什么检查都不用做的话,是完全不需要做核酸的。但如果要做检查呢?B超是个无创的检查也没有介入治疗,所以应该是不需要做核酸的,但如果医生开的不是B超,而是CT之类,那就很难说了。还有一点就是,B超能不能当天就做是个问题。如果真的开了CT这种东西的话,还得预约,预约到那个时间之后,你还得提前一天就做核酸。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是个没完没了的烦恼。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能在一天之内搞定。麻烦一天我还可以接受,但如果真的是一个CT的话。除了去看门诊的那一天,做CT的那一天,还有前一天要去做核酸,之后还可能得再挂一个门诊的号,让医生看结果,做下一步的判断。所以说来来回回。几乎就没有了一周的时间。但所有这些问题最开始的那个起点是现在我是不是必须得去看医生。医生在这个时候给我做判断,我是可以继续等下去,等这波疫情稍微缓和了,再去做进一步的处理,还是说现在就得把那个卵巢囊肿干掉。要不要把那个东西干掉?要什么时候干这种决定,显然我是做不了的,如果不是在这个尴尬的时候,医生需要做决定的也就只是要不要干掉。如果有这个需要,直接给我排期入院就可以了。现在医生还得再多做一个决定,要不要必须得现在干掉。毕竟现在这个时候所有医院接诊的医生护士全部都得穿防护服,可想而知,他们是一个如临大敌的状态。让一个没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不断往返医院的门诊做这样那样的检查,其实是一个不断冒险的过程。去了一次没中,那是概率。如果去了多次还不中的话,那可能就得祖先保佑了。

所以实际上现在我最应该做的是不是先在互联网医院上问诊一下,我有没有必要现在去医院做上面那一波操作呢。

2017-07
6

烧软了

By xrspook @ 17:50:27 归类于: 烂日记

身体太虚,连烧也发不起来。但是如果身体太好,指标还没出现异样,就已经觉得烧得整个人都晕乎乎,全身都酸软。昨天下午觉得喉咙不舒服,但纯粹只是那种甚至不会咳嗽的状态。想都不会想到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会发烧。早上4点多量基础体温,37.2℃,要是这个体温在平时估计还得加上个0.5℃或者以上。但是我还是爬起来吃早餐,然后继续睡了。希望再次醒来的时候感觉会好一些,但实际上不然。到七点多醒来的时候貌似那种晕乎乎的感觉比四点多的时候还要糟糕。七点多的时候量体温37.5℃。到九点的时候再量体温已经38.0℃。在七点多快八点时候,我吃了一支抗病毒口服液以及两粒红霉素。抗病毒口服液是家里本来就有的,而抗生素是前两天摔跤的时候麻涌医院开的。但即便吃了这两种药以后,我的体温还在上升。所以当时我决定还是得去一趟医院。

以最快速度换了衣服,公交车转地铁去到广医二院的时候刚好十点多一点点。我预约挂号的时段是10点到11点。在那个大屏幕前,我看了半天才终于发现我没有过号。之所以有这种纠结,是因为在普通医生那里居然有一个160多号的。但余下两个只是100零几号。找个位置坐下,等了一阵我才发现发热的要先探热。于是我就去护士台拿了个体温计。量体温的十分钟里,我看了无数次手表,因为天知道我会不会在那过程中就被叫号,但这种事最终没有发生。十点多再量体温的时候已经38.5℃。那个时候我觉得去医院这个决定实在太对了。但问题是按照一楼大堂的指示,38.0℃以上就要被分诊到发热门诊。我这样的体温该不会也会也被安排到那个地方吧。幸好这种事没有发生。全身酸软,整个人都有点模糊,只想有个东西靠着或者直接躺下。好不容易到10:45的时候终于叫我了。按照惯例先去验血。现在验血单有个好处就是那张单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用支付宝或者微信付款。所以总算做那个步骤的时候,我不需要去收款处排队。但问题是后来戳手指验血的那个地方相当多人。站在那条队上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完全站不住。不是因为我太兴奋了,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整个人有点晃。到那一刻为止,从早上起床到那时我完全没有出过汗。

往后的事都按照一贯的正常步骤进行。什么拿报告回去找医生开药付款拿药。为什么开验单的时候可以用支付宝付款,但是拿药的时候却不行呢?其实我觉得如果他们一旦宝绑定了一个医疗账号后可以所有费用都从那里显示。你在不在那里付费提交是一回事,但是所有的付费都可以在那里显示。

在出门看病之前,我还想着可以之后和我妈一起去逛宜家和迪卡侬,但从医院出来以后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而我妈也已经默认今天我们的行程已经结束,接着就赶紧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妈又买了两个馒头,我在公交车上啃了,然后吞下一片退烧药。大约中午12点半回到家,回到家的那一刻,我总算感觉很热,出了一身汗。把衣服换掉的时候开风扇,即便只是很温柔的风,还是觉得有点凉。接下来的事就是把医院开回来的药全部吞下,然后去睡觉。第一觉醒来,原来还不到下午3点,第二次再次醒来已经快五点了。

我两个星期累加起来的四天假期的第一天,在发烧中度过了。撞邪这种事真不知道是怎么撞上了,但是如果真中招了,你还真一点办法都没有。

归档:2017-07-06 WWF

© 2004 - 2023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