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
5

我要拿下单手三分球

By xrspook @ 16:56:59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当我跟我妈在尊宝等待披萨做完上餐的时候,我跟她说今年我的目标是开发自己的三分技能,而且我要做到的是单手投球!之前我一直用的都是双手推球,我感觉双手推球自己的命中率已经到达一定程度了,如果距离比较近的话,双手推球的成功率非常高,但貌似我的天花板大概就是三分线前一两步。我的双手推球即便是跳起来也很难到达三分球线。究其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那个距离刚好是我双手推球力度的极限,即便我已经发很猛的力。但是还是到达不了篮筐原因是我起手的位置太低了。我在胸前起手。在那个位置如果我在加旋转的力,离篮筐实在太远了,所以我只能猛用力,但那样的话就完全没有什么抛物线可言。即便有一天我练到我可以砸到篮筐,但是砸到篮筐跟真正以抛物线的姿态投进去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我以扔实心球的方式把篮球扔过去的话,别说三分线,即便是三分线后两步我依然能砸到篮筐。但是以实心球的方式扔出去的话,稳定性肯定很差。因为手臂要做一个后拉,身体也是,要像一个弹簧一样飞出去。如果是以扔实心球的方式出去的话,我确定那个时候我肯定会用到腰腹的力量。从前,体育考试要玩实心球的时候,有些同学就无论如何不能把球扔及格,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用腿和腰腹的力量。那个时候扔实心球对我来说是天生就满分的事。

回想起上周四我不断扔三分球的时候,我是用双脚平行站立向前跃起的方式助力的,但是这样很难发力,即便我蹲得很低。而且这样的发力很难做到左右均衡。又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哪怕我是空位接球,我以那种方式投三分球,球还没出去,就已经被别人按下来了,因为出手高度太低,准备时间太长。

那天晚上之后我真的有问过自己,为什么我那天那么被动。除了力量和协调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有力量,但是没用到点子上。想想当年投实心球的时候,其实我们也不是平行站立的,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弓步。老师教我们那个动作的时候,其实也是有分解动作的。首先是其中一只脚后退一步。然后重心后移,接着以有点上扬的姿势,用来腰腹带动整个人重心向前向上,同时手臂从脑袋后部的弯曲快速伸直,人的重心到达前脚的那条线上的时候,双手刚好到达头顶最高点,实心球离手释放。说白了,其实扔实心球就是一个弹弓的过程。我不知道大腿起了多少作用,但我知道核心力量肯定起了很大作用。但我那天扔三分球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双腿跳得很别扭,核心腰腹部没有发力,不知道如何发力,于是腿部到核心再到双手之间的力量传递全程都很奇怪。

网上的帖子会说,对女生来说、对力量较小的人来说,篮球投篮通常都是以双手胸前推出的方式,但问题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说过双手胸前推球怎样才能投得出三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我投球的时候在球上加下旋球就会飞行得更稳定,命中率更高,而且即便擦板擦框也有容易蹭进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双手胸前推球就全部都是带下旋的。所以要不差很远,要不我的球进框的时候就会有美妙的擦网声。

现在我已经在开始练单手投球,虽然我没有篮筐,但是我有篮球,在家里我会坐在瑜伽球上或者躺在床上向天花板丢球。一开始的时候会乱飞,也丢不了多高。但经过两个晚上以后,我觉得渐渐有了好转。保证了自己手肘方向以及食指的位置。投球的时候再加的专注力。我能尽量保证丢出去的球是垂直的,又或者说跟我的身体是成一直线的。即便我躺在床上,球能轻易的以旋转的方式碰到天花板,我肯定依然要花很多时间去篮球场体会那个真正的力量。如果我坐在瑜伽球或者躺在床上有95%以上的标准垂直触碰天花板概率,几乎可以肯定我的技术动作基本到位了,接下来是加大力量。虽然呢,我还远远没到那个程度。

没有人告诉我到底该怎么练,这样的方法是我自己瞎掰出来的。

2020-12
4

查缺补漏回头看

By xrspook @ 9:26:44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为什么通关了但没有三个星星全满,之前我试过重新回到那些星星不满的级别里重试,结果发现还是不满。我不知道星星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满,反正如果走到最后一步才完成任务,星星肯定是不满的,但是也有一些即便还有很多步就已经完成任务,星星仍然不满,什么时候才会满星,貌似我没有看出个所以然。大概不是因为我真的没看出,而是我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上面。游戏就得有规则,但消消乐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貌似我没有在游戏的界面看到。通常来说,游戏的某个地方会有一个说明,但消消乐没有。大概它的说明在每一级升级之前或者之后的动画里,只是我一直都没有留意。比如说,连续下5个就可以来个花,比如说来个十字消除就可以有炸弹。那些炸弹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是我妈告诉我的,之前我就只会让炸弹在原地引爆。为什么她知道而我却不知道呢?搞不懂。在不知道炸弹可以移动的时候,炸弹合体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实际上那才是最大的威力所在。

当我回过头来玩那些没有满星的游戏的时候,我的心情平和了很多。跟挑战那些新的级别感觉完全不一样。挑战新的级别过关了,消耗5个体力就会还给你5个,但是查缺补漏这种事,消耗5个体力只会还给你2个。大概因为这样,所以在淘宝的省钱消消乐里,我发现即便我没有输,体力也会一直减少,而在支付宝里面,只要过关,就打个平手。为什么查缺补漏的时候体力不能打平手呢?这又是什么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不确定,所以导致各种不知道,但如果游戏规则说得很明白,大概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攻略了。我不知道围棋很厉害的人玩消消乐的时候会不会特别厉害。玩五子棋很厉害的人,估计消消乐也不错。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在玩五子棋,通常不会用塑料的玩具,因为那个太少了,还没分个输赢就已经结束。一盒围棋,可以跟很多人一起玩五子棋。低手相遇,没玩几个就已经结束战斗,没啥意思。但高手的对决,可能会布满大半个围棋盘。之所以玩五子棋,是因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和我们一起玩。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当年数学老师不过来跟我们玩呢?可能数学老师更厉害。如果没有那个语文老师,大概我的五子棋不会被启蒙。五子棋的造诣我觉得自己很一般,虽然不算非常渣的水平,但完全算不上是有点意思。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我纯粹只是靠感觉和自己的经验,没有真的系统学过技巧。玩五子棋需要技巧,消消乐也一样,要怎么预判那些东西?我总觉得应该是有某种规律,不只是看到发现那么简单。某些即将或者已经形成的形状就必须合并某个道具。在道具的生产方面,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渣。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高级的游戏里,我寸步难行,因为那些级别不靠道具根本没法玩。

从前该掌握的我没掌握,所以现在就要补回来了。

2020-09
10

求知

By xrspook @ 9:42:18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在使用Excel的时候遇到问题,通常我都会去搜索,搜索出来的东西通常来说论坛和知乎的结果会比较靠谱。当然了,不是搜索所有东西都是这两种途径获取的信息最信得过。如果是搜索影视相关的东西,尤其是资源类的东西,那就必须靠感觉和经验。搜索编程类的问题,个人博客通常能帮大忙,尤其是那些已经有好段历史的博客。基础信息的搜索通常可以找教程,通常最基本的东西,官方都是有教程的,但要做到更进一步,尤其是有些特别的私人定制需求,那就必须拜访民间的知名教程。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书本是我们不求人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那个时候,要不翻自己手头上的书,要不去图书馆翻书,没有别的选择,但书之所以成为书,肯定是因为已经有比较有把握的积淀,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件不怎么好的事,因为这就意味着书里说的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了,有时甚至已经很过时了。从前,要上手一个新软件,手边没有教程类的书还真不行,过去我们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步骤一点点模仿的,但书上的版本和我们实操的版本往往又有区别,所以时间还得耗费在找到底在哪里上面,运气不好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因为可能某些功能已经被删除了。后来,教程类的东西我感觉自己越看越少了,接触的东西多了,摸索软件我靠的是经验直觉。倒不是因为软件运行的机理我明白了,而是我对软件的功能分布有点心里有数,即便完全没见过,我也可以根据我过往的经验去猜测我想要的东西在哪里,所以找按钮从按图索骥变成我感觉它就在那里,如果不在那里我觉得它应该在哪里。完全清楚某个软件的按钮分布其实意义不大,最重要的是理解做软件的人大概会把功能如何划分。纯粹靠熟练去摸索软件的操作,一个大更新以后绝对傻眼。比如Office从2003转为2007,界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搞不懂其中的分类逻辑,哪怕你对2003再熟练,但操作2007的时候依然会让人觉得你是个Office白痴。

一直以来,我都对论坛这种东西有好感,几乎可以这么说,我的互联网生涯总是在不同时期侧重地在不同的论坛里流连。要不不干,要不干好。在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可以做到从路人甲变成管理员,为什么论坛的管理者就觉得我就应该是他们的一份子的呢?他们是如何看上我的呢?我不知道,我也从来没有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这种事屡屡发生了。我不知道这种事在我现实工作中什么时候会发生,又或者说到底会不会发生,反正我是不会强求的,正如我从来没强求过自己要当论坛管理员一样。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适合当高级技术员而不是高级管理员。我喜欢独自解决我自己的问题,同时,我也挺喜欢帮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多管闲事这种嗜好会让我在无意之中得到提升。在线性的工作中我们不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正是因为我们八卦要帮别人的忙,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在乱七八糟的其它领域大开我们的脑洞。提前打开脑洞这种事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到那个时候,别人会惊讶你为什么居然会知道,但我就是知道怎么破,这很平常好吗。

在专注解题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我就储备出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了。

2020-08
19

终于知道了触摸板秘籍

By xrspook @ 10:46:41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吐槽了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我总觉得之所以这么郁闷是我有些技巧没掌握,结果呢,果然是这样!

Win 10系统下的触摸板已经具备了相当厉害的功能!这是系统与生俱来就有的能力,当然了,要做到这样估计还得配合比较现代的笔记本电脑。没有笔记本电脑,传统的台式机谈不上触摸板, Surface类的东西几乎可以称作是平板加键盘,因为本来就具备了平板的功能,能触控很正常。我智能手机平板之类的触控用多了,但笔记本的触控板却用得很少,一个是直接在图案上操控,一个是在异地操控,感觉很不一样,而且笔记本电脑触控只有那么一点地方,但对应的鼠标相对于整个屏幕而言又很小,所以会有各种纠结。曾经有段时间,鼠标流行鼠标手势,特定的鼠标手势就等于是某些功能的快捷键。那个需要特别设置,我一直都没用过。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触摸板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的那个东西只是一个鼠标的替代品,早期的IBM触摸板上有一个红色的点,相比其它笔记本的触摸板,那个点非常方便,因为那个东西的使用就像一个摇杆,像某些球形滚动的鼠标,也像遥控杆。当时的笔记本电脑触摸板也有左右键,所以整个板子就只是一个通过手势滑动到某个地方定点的工具。现在的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已经很不一样了,通过设置,那个东西能做到跟智能平板类似的事。从模仿鼠标,到模仿平板,甚至是手势控制比智能平板还要好,这就是科技的进步。

触摸板的手势控制不是近期才有的新鲜事。MAC估计早就有了,而PC系列,从Win 10开始已经原生支持,如果是老Windows,估计还得手动安装一些软件然后自己设定。Win 10之后,那些很方便的技术终于被收编。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昨天特意去寻找,根本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强大。他们为什么默认我知道呢?新买个手机,他们会给你展示一个新手教程,教会你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但新买个笔记本电脑,他们不会给你来个教程,告诉你这个电脑的系统有多么牛逼,因为他们默认你知道。这种默认就让像我这样的人一直只是把那个已经变高端的触摸板以低端的方式使用。低端方式使用的触摸板让人随时都有外接鼠标的冲动。

以下面两个是Win 10系统触摸板的使用技巧教程,不知道那东西有多种多点触控秘籍的必须看看:

适用于 Windows 10 的触摸板手势
玩转指尖魔法,荣耀 MagicBook 触摸板手势教程

对我来说,最有用的是双指同向滑动滚动进度条。之前让我最吐槽触摸板的就是无法滚动进度条,这让我的Excel无比烦恼,知道了这个以后,秒杀就能上下左右,而且左右手都可以,不像鼠标那样默认一只手。但习惯了鼠标,现在变成了双指滑动最大的问题是方向搞错。要向下的话,鼠标滚轮应该向下拨,但触摸板是向上滑,这是一个足以把人整死的反操作。昨天是我第一次尝试触摸板手势,中招了好多次。

双指点击为右键这个也很赞,再也不用挪到右下角找右键了。三指向下显示桌面这个跟直接按Win键差不多,但Win键只有一个,三指向下左右手都可以。三指左右滑动切换应用这个跟Alt+Tab差不多,但对快捷键小白来说,三指滑动更友好。

掌握技巧以后,之前我觉得用笔记本电脑工作的时候非鼠标不可终于可以成为历史了。

2019-10
5

第一次玩徒步

By xrspook @ 22:20:58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第一次参加徒步旅游的活动。整个行程下来,大概10公里,但是算上中午吃饭以及中途休息的时间,却耗费了接近5个小时。之前我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徒步活动,这次参加的星溪线算是一个初级的线路。他们把这个线路评定为简单平坦,家庭级亲子级别的,但是整条线路走下来,我觉得这一点都不简单。作为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我觉得有些部分挺有难度。所以我真的很庆幸,昨天我去迪卡侬给我妈买了一条登山杖。

今天一开始,我们走的是一条上山的泥路,那条路是在竹林之中穿行的。在开始之前,导游说一开始会有个百来米的爬升,然后会平坦一些。所以一开始上山的时候,我没有把登山杖拿出来的,但是走了十几米过后,我觉得不对劲了。参加我们这个团的人只有少数几个带了登山杖,大概我是第一个打开那个东西开始使用的。今天没有下雨,之前几天也都没有下雨,所以泥土处在那种干湿刚好的状态。不会太干导致尘土飞扬,也不会非常泥泞容易打滑。整条路线下来我觉得,带登山杖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在某些地方休息的时候,他们其中有些年纪大的人后悔自己没有把登山杖带上。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如果这是一个需要在野外爬山的线路,他们应该在介绍里除了展示地图以外,还展示一个全程海拔变化的落差图,但估计看过那个以后,很多人不敢去报名了,尤其是年纪大的。

我从未走过这样的徒步,其中包括了土路或者说泥路、石仔路、高低落差比较大的石砖路、水泥公路、沥青公路以及城镇里的石板路。虽然还不至于需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条路来,但显然不断地上山下山期间会遭遇不同路况的挑战。今天我穿的是一双半越野型的跑鞋,这是华米的跑鞋,用的是固特异轮胎的大底。今天之前我不知道这条路线的路况会怎样,整个路程下来,我觉得我选择这双鞋比较合理。因为我觉得多数情况下我们走的是土路或者硬地的水泥或沥青路。我这双鞋的特点是大底的花纹相对于路跑鞋来说比较尖锐。在地砖、尤其是湿滑的地砖上的抓地力会明显有问题,但跟泥路简直是绝配。今天我运气不错,因为我们并不需要涉溪。但即便这样,我也在两个地方也试过打滑。一个是越过溪流的时候,我踩在一块湿滑的石块上。那个石头并不是在溪流之上的,但是离溪流没几步,所以石头是湿的。第二次是在一块倾斜、上面覆盖了沙土的石块上。如果那石块是平的,我不会担心,但如果那是一片乱石且高低落差大的结构,我就会小心翼翼。有些地方理论上坡度到达一定程度,那段路面铺台阶要比铺各色光滑的平面安全,无论那铺的是水泥还是有某些凹凸结构的花岗岩地砖。

跟前两天白云山的登山比起来,今天的徒步线路总的来说反而没那么累人,但是今天的徒步却有些考研徒步技术的地方。而我之所以囧,是因为我完全没有徒步技巧。

在城市街道上走十几公里跟在大山里走十几公里,感觉完全不一样。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