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
9

缝衣服

By xrspook @ 8:44:35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傍晚回宿舍,我补了一下内裤,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内裤上的洞洞了。修补方式是在内裤的外面用封口的针法(在外面才不会顶着自己),这样的好处是缝过的地方不容易散开,即便遇到的是非常容易散口的布料。但显然,这种针法相当的耗费线材。还记得第一次学这种针法大概是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某个手工劳动的作业是绣一条手帕。正常人的思维,肯定是在一块布上面用一些针法用线拼凑出一些图案,但实际上,那个作业除了名字我以线的方式绣上去以外,核心部分的那朵花我用的是封口的针法缝上去的。当时我有质疑过我妈这样做到底还叫不叫绣。理论上家里应该有绣花箍,但当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于是就只好大概了,结果是缝出来的那个东西皱巴巴的。但即便这样,那个作业获得的分数好像不低。至于为什么,我至今没想明白。那外框方形的布片是我妈用缝纫机缝出来的。中间那个红色绒布的花也是她剪出来的。我已经不记得她给我示范缝了多少个花瓣,反正不同师傅的手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封边锁针的缝纫方式直到我工作以后,闲得无聊缝了一大堆小东西以后,我才算是掌握了。当时我找来了一大堆的小布以及一些纽扣。然后用封边的方式缝了一大堆鱼。之所以可以一大堆,是因为每条鱼的结构都非常简单。最用心的地方大概是每条鱼选择的布料以及纽扣组成的眼睛。那一堆鱼我直接送给一个同学了。为什么要那么干?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记得在缝那一堆鱼之前我先缝了一个大细超。而之所以缝那个东西,是因为我的一个同事包包的挂饰有好几个那种东西,所以我就自己缝着玩了。同事的挂饰用的不是普通布料,而是皮革,但我没有皮革,也就只能用普通的布料了,而且我还没有那种不容易散口的布料,所以也就只能拿到什么用什么了。显然用不容易散口的布料比用一般的布料缝出来的效果好很多。

很多女孩子小的时候都玩过洋娃娃,但不是每一个都会为自己的娃娃做衣服,而且不只是做一件而是做一大堆。帮我的洋娃娃做衣服的人不是我妈妈,而是我外婆。我还清楚的记得外婆没读过书,不会写字,但她可以在布料上剪出他想要的形状。外婆的手指比较粗,所以她做出来的那件衣服的袖子都比较粗,因为如果再细的话,她的手指就通不过了。对某一个娃娃来说,那件衣服有点宽大,但是那件衣服可以通用给我好几个娃娃穿。后来外婆还给我的娃娃做了裙子和裤子。我妈不屑给我的的洋娃娃做衣服,但是外婆却很乐意这么干。我已经不记得一开始是我央求她给我做还是她主动这么做的了。在我的记忆之中,外婆没有给我做过衣服,但是我妈在我小的时候经常给我做衣服、裤子、裙子之类。我至今不会做给人穿的衣服,但我却可以像当年外婆那样,在不用尺子丈量的情况下做出和我的娃娃相匹配的衣服,虽然我的手工向来都不好看。在拿针线方面,外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没有教给我系统标准的东西,但是她的那种无招胜有招对我影响很大。

对大多数人来说,缝纫的效果必须得好看,但是对我来说,缝纫最重要的是实用。别人通常觉得我大大咧咧,所以他们不会想到我在缝纫手工方面有一手,无所谓,反正我不是做给他们看的。

2019-07
7

我们超前了吗

By xrspook @ 17:49:40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某个中午我跟几个男生一起去父母的工厂,貌似那是因为放寒假或暑假之前,开完会以后就提前放学了。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着离奇事件。他们一直在说着UFO外星人之类的东西,当时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在听。我不知道为什么男同学那么喜欢那些东西。在那个年代,除非看过电视或者书籍,否则不会了解到那种东西。当时我对UFO外星人之类的没有很感兴趣,但也不会很抗拒。起码那个东西比语文书上的内容有趣一些。又过了好长时间,网络发达了,信息通畅了,搜索各种消息的渠道更多了,而我也看过了更多的X档案,但原来那些貌似很神奇的东西不能打动我。

今天我在家里,连续看了大概6集的X档案,把第11季的全部看完了。吃过午饭以后我就在床上看,一开始是坐的,然后是半躺着,最后直接躺下来了。有些时候我的确看得很困,很想睡觉,但总算挺过去了。

这部从前让我非常着迷的电视剧现在我看的时候却莫名地觉得怪怪的。那明明是2017-2018年才上映的内容,但里面说到的人工智能之类的东西我觉得一点都不超前,甚至还有点落后。搞不懂为什么他们的手机这么的落伍。他们用得最多的居然是固定电话,而且是那种,貌似现在你叫我再找一个出来,我大概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的类型。他们开的车子很漂亮,但问题是房子里面的设施让人觉得非常无语。无论是电脑、平板、其他电子产品,又或者是厨具之类的。最让我觉得惊讶的是他们习惯地把录像带这种东西也带出来了。00后知道录像带是什么东西吗?在他们懂事的年代,甚至光盘这种东西也越发少见了。如果谁家还有录像机这种鬼东西绝对应该拿去博物馆。如果电视剧里是2006-2007年拍摄的,我还可以接受。毕竟如果播放年份放是2007-2008,片子里面的内容还有一点超前性。这是一部科幻剧啊!如果这是10年或者20年前的科幻剧,这样的情节我还可以接受,但这可是一部去年的科幻剧啊!于是我开始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因为近几年中国真的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我们已经把外国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默认为已经落伍了?比如说在某一集里,在结账的时候,男主角得塞一个信用卡。在现在的中国,普通付款方式是扫二维码,稍微高端一点的方式是人脸识别。如果他们要玩生活中的高科技,他们的任何特征,无论是脸部、指纹还是瞳孔,足以辨认出他们的身份,而不需要通过监测身上携带的可定位电子设备。因为到处都是摄像头,摄像头全部都可以精准地人脸识别,无论是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还是在黑暗的情况下。当你在科幻剧里看到里面的东西反倒比不上我们的普通生活,我理所当然会觉得太奇怪。

我从来没走出过中国,估计现在如果我到欧美国家去,也会有我看电视剧的这个感觉。

2019-07
3

再遇X档案

By xrspook @ 9:10:19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上一次看电视剧X档案我已经彻底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数据上说,第九季的X档案大概是2002年的,我也好像记得好像我高一的时候还有看X档案,但是那个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我唯一记忆非常深刻的是我初三中考一模的时候,我还在看X档案。其实都到了那个份上了,看电视和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多复习一个晚上并不会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创造什么奇迹。我记得貌似我最后一次看X档案看的是一个电影版。那个大概是在我高中的时候看的,好像是一个周日的晚上。现在回想起来,明珠台当年真的包办了我看过的很多外语节目,准确来说是包办了所有。从他们的儿童节目,他们的纪录片,他们930大片,又或者是深夜才播放的WWF以及半夜重播的X档案。

我这代人大概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里有有线电视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可以看香港台了。还记得和我读同一个幼儿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一个男同学。他从小学就开始看X档案,而且看得欲罢不能,但是我直到上了初中,搬了家以后才开始看。我开始看X档案的时候,那已经是个过气的东西了,不再那么受欢迎,也不再成为大家聊天的话题,演员什么时候跳槽,公司什么时候开始不拍都是个问题。由于时间太久远,X档案对我来说是一个让我脑洞大开的科幻系列剧。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的都是明珠台粤语配音版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家的有线电视播放的是粤语版,理论上那个电视剧他们是双语播放的。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突然间没有了粤语版本,变成了英语,所以我花了好长时间都么有适应过来。对我来说,那个男女主角就应该是粤语配音的声线,实际上不然。

昨晚无聊的时候我在爱奇艺上搜索了一下X档案,突然发现近几年居然有新的!第10季是2016-2017的,第11季是2017-2018的。爱奇艺上面第11季是独播。第10季我翻了一下,貌似不能容易地找到中文版本,所以我就随便从爱奇艺上的第11季开始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的边头居然仍然是一开始的那个版本,那种久远的历史感实在让人记忆满满。男主角老得让我觉得必须得称呼他为爷爷了,满脸的皱纹让人觉得岁月不饶人,至于女主角,我觉得她太瘦了,但相比于男主角的衰老,女主角还稍微好一点。不得不说,这部新拍的片子如果收视好的话绝对是见鬼了,因为跟GA比起来,真差太远了。无论是拍摄角度、拍摄灯光、剧本编写还是悬念的设计,这些都很有问题。看GA的时候我几乎不需要看字幕,但是看X档案的时候,我貌似听不清角色在说什么,尤其是男主角说话的时候。虽然我在一边原地跳一边看,但也不至于英语听力退化成这个程度吧。从数据看来,X档案第10季的收视率很不错,但是第11季好糟糕,我看过一集半的11季以后,觉得这相当合理。如果他们不把电视剧的质量提上去,光靠怀旧,是没办法吸引观众的。连我这个当年的疯狂粉丝现在都觉得无语,觉得没办法看下去,又怎么可能吸引没看过的人关注呢?

我觉得新的X档案与其这样,不如别干了,就让我们把记忆停留在那个90年代的世界吧。

2019-05
10

妈妈多舛的命途

By xrspook @ 21:18:0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妈今天跟我说,她有可能在小学的时候留过一次级,之所以那样是因为那一年她根本就没上过课,一整年都病了,而且一直不见好转。但是她也记不清到底是不是发生过这种事,因为别人好像也没有提起过。自己有没有留过级种事理论上是不可能不记得的,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她说那一年她都在咳嗽,怎么看医生都不见好转。家里是做粮食运输的,所以她就一直在家里那条船上,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她说现在她老是咳嗽的慢性支气管炎就是当时落下的病根。她不说,我根本不知道曾经有过这种事,我出生到现在从未听说过她留过级。虽然外婆外公把妈妈的三姐妹都养大了,但一个落下了咳嗽的病另外一个缺维生素,所以曾经有段时间试过失明。老大的跟排第二的都有过这些毛病,最小的暂时我还没听说过在身体上曾出现过什么状况。也不能说最小的那个智商有点不如大的,但是我就觉得在某些事情上她会缺心眼。这些病这些颠沛流离都是那个时代穷的产物。没人说得清为什么那些病会找上他们,但显然如果当时她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父母的知识多一点,大概就不会到达那个地步。

我妈小学的时候曾经有一年病了一整年,初中毕业的时候外公跟她说因为家里没钱,所以无法供她读高中,于是她只能去不用给学费、有生活费、毕业后还包分配工作的中专。中专毕业后,刚好遇到文革,于是她不得不上山下乡,被分配到广东省偏远的地方。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了却被告知初中生可以考高考,高中也可以,但偏偏就是中专的不行,因为他们已经有工作了。鬼知道那到底是什么规定。就学习成绩来说,我妈其实挺聪明,但因为她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遇上了特殊的事情。

努力调回广州以后,在别人的介绍之下我妈认识了我爸,然后结了婚,37岁的时候把我生下。我刚上初一,我妈就退休了。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她东奔西走做过各种各样的事,首先是因为她还精力旺盛,其次是因为一定程度上这能增加家庭收入。在我工作两年后,我妈被诊断出有结肠癌。首先是手术切除,然后是化疗。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超过5年,一切正常,从医学上说已经痊愈。

我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命运会如此跌宕起伏、困难重重。如果改编成电影的话,甚至观众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是瞎掰的。为什么这种主观客观倒霉都会发生在她身上?我刚出生不久以后,因为我妈单位的福利太好,外婆就叫她产假(一个月?)一结束就回去上班,那个时候我开始戒人奶,但是我爸却买错了婴儿奶粉。在理论上身体长得最快的时候,我一个月只长了一斤,几乎没有变大。理论上这种事如果算倒霉,应该算上我的头上。买错奶粉这种事是我爸爸干的,但实际上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我妈认为这是因为她的倒霉延伸到我身上。

有时我觉得在两件事情上,我妈是不满意外婆的。一个是因为外婆不会照顾,所以小学的时候她病了一年,其次是在我出生不久后外婆就让我妈回去上班,让我开始戒人奶。我妈总觉得如果可以重来,由她做决定的话,估计小时候的我会更强壮更聪明。不是每个小孩都会像我从前那样,一个星期小病一次,一个月大病一次。其实那些记忆我都不大清晰,虽然我知道有发生那些事,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不觉得我要因此怪责任何人。

和我妈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2019-05
3

家的味道

By xrspook @ 20:50:5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时候某年的中秋节,爸爸的单位发了两瓶大汽水,一瓶是美年达,另外一瓶是七喜。我偷偷地把七喜开了,每天从小学放学回家就喝一点,到中秋节之前我把一整瓶都喝光了,然后我又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往瓶子里灌白开水,最终中秋节的那天,我总算把瓶子灌满了,但因为那是白开水没有汽,且有些时候我灌的白开水还是温的,所以当把那瓶美年达和七喜拿出来的时候七喜的瓶子是扁的。最终当然是纸包不住火,我直接承认那瓶汽水我已经偷喝完了。幸好那个时候瓶子是瘪的,如果我那么聪明放一下瓶子的气,让瓶子恢复原样,别人倒出来喝的时候估计就会很郁闷,甚至会喝到拉肚子。因为从我第1天往里面灌白开水到中秋节吃饭的那一天,估计已经过去一周了。现在如果想喝汽水,根本不需要做这些手脚,什么时候想喝什么时候去买就行了,但现在我完全没有想喝汽水的欲望。小时候对我来说喝汽水是逢年过节的特别项目。只有到那个时候才可以喝汽水,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已经是什么时候想喝都可以喝到。学校门口的士多店最便宜的时候卖过一块钱两瓶玻璃瓶的汽水。有些时候是一块钱两瓶,更多的时候是1块5两瓶。还是读小学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平时没得喝,所以每到节日吃饭的时候当汽水倒在五颜六色的塑料杯子里,我总会感觉到某些仪式感,那是让人非常兴奋的感觉。因为汽水的量是有限的,有可能一轮过后就没了,买得多的时候可能还能撑一段时间,但家大人绝对不会允许我喝两杯以上。

现在回想起来,从前小的时候过节在家里吃饭和现在过节的时候去外面吃感觉是很不一样的。首先是因为没有了汽水的渴望。当一家人年纪都不在小的时候,我们都不再买汽水,因为谁都不喝。另外一个是菜色的味道。以前在家里为了张罗晚上的一顿饭可能得早上就开始忙碌,甚至是提前几天就已经在准备,所以饭菜的香味不仅仅是在吃的时候才感受得出来。家的味道不是某个菜色的味道,而是无数味道夹杂在一起。自从外婆不再主持那顿饭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闻到过那个味道了。那是煲汤的味道,那是炖冬菇的味道,那是酸甜炸排骨的味道,那是白切鸡的味道,那是小炒的味道,那是蒸田鸡的味道,那是韭黄炒鸡蛋的味道,那是不知道什么羹的味道,那是芋头五花肉的味道,那是白灼虾的味道,那是发菜猪手的味道,那是卤鸡翅卤猪肉的味道……逢年过节实际上菜色也就那几个,但我们永远都吃不腻,而且每次闻到那个味道我就知道过节了。饭菜是凝聚一个家庭的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当主宰这种力量的人渐渐变弱甚至离开的时候,力量也会慢慢不复存在。虽然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但显然已经跟从前记忆之里的那些很不一样。无论你肯花多少钱、找多么厉害的厨师,也找不回从前那个属于家的味道。如果这种味道可以复制,大概我们对失去的人就不会那么不舍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故人的独一无二。

对我来说,家的味道现在只活在记忆中了,你的呢?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