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
27

我的美术老师

By xrspook @ 13:30:17 归类于: 烂日记

已经不记得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谁是我的美术老师,TA上课叫我们干些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会这样?我只记得当时觉得美术和音乐的课本比其它的都要大,我是那种每天都把全部书都背到学校再背回家的人,所以美术和音乐课本总是被挤得很旧很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再也不把所有书都背回家了,初中时把书放家里,上什么课带什么书,同样是那两门大本的书我就一直都塞在课桌的抽屉里,那些玩意一周用一回,也没什么家庭作业和复习考试之类,当然是这等待遇了。高中更加是课室里人人都备有整理箱,只有非如此不可的作业和复习资料才会被带回家,其余的东西你们就躺整理箱吧。学上得越来越多,对我来说书带得却越来越少。大学的时候有人是双手空空去上课的,有人上课的时候手里拿着几本书。即便书只有一两本,大学上课的时候我还是习惯背个包,但那玩意的重量要比从前轻很多,之所以背包纯粹是因为我不想双手拿东西,解放双手是我的基本出发点。

好吧,实际上今天我要谈的是我曾经遇到过的美术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讨论?自从我看完《地球上的星星》以后我就很想谈谈我所遇到的美术老师。

总的来说,虽然貌似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小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但我很爱的老师之中却没有一个是教语文的。从前,在我心目中美术老师的位置和音乐老师差不多,但音乐老师无论去到什么学校,我总觉得她们都是那个调调,差不多,没有什么让我特带感的,但美术老师不同。这辈子我遇到过2个男的美术老师,神奇的是我都喜欢他们,我的同学也都喜欢他们!他们都不寻常,所以我们记住了他们。

小学的男美术老师也是我们的地理老师,对我来说他是我的科学启蒙老师!从前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叫做兴趣班,通常来说是些什么美术啊毛笔啊之类的,但好像从五年级开始有了个叫科技的,那个班跟其它的不一样,不是自愿报名然后分派,而是老师点人后征询其意愿进入的。每到那节课,全年级的人都会到各自的课室去上各自的课,几乎都在课室,但科技班去的是图书室。我小学的时候一般的课室里没有电视机,只有喇叭,但图书室有,之所以把那个班安排在图书室估计跟老师经常要放录像有关。我的那个年级,到那个班的人里只有我一个女生,老师为什么会选我去?我不知道,但我真的是喜欢那些东西,那种朦胧的喜欢他是如何发现的???那里有我的同班同学,也有别班的,显然,那里聚集的不到10个人都是精英,现在我仍觉得他们的脑子已经很科学。有次少年宫要举办什么模型船比赛,两种类型,一种是要用胶水把一片片零件粘起来,船底有个马达螺旋桨,那条船的比赛内容是比比谁的船能走垂直,左右偏离越少越好;另外一种是遥控船,那个在组装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考验的是通关控制能力。遥控船得3位数以上,但模型船只需25元。我觉得如果我不买些什么不太好,所以我选择了模型船。那是我第一次做那个。很傻很天真,我怎么可以把一片片板子上的东西都剪下来再拼装呢!当时我就完全不懂板子上号码的用途,够笨。模型配的小胶水只有很小的一支,很快就用完了,但我的船还有很多没组装好,所以只能502了。之前我从未碰过502,最多也不过是玩玩固体浆糊或胶水之类,502落在手上那是火烫火烫的,那东西会变硬,你得用刀温柔地把那东西从手上刮掉。我貌似还没试过,但我的同学组装模型的时候试过食指和拇指被502粘起来了,可想而知,分开得多么的痛……(其中一只手指的皮肯定得撕下来)我们并不是在课堂上做模型,但我们利用那堂课的时间在学校天台的水池里练习。不知道好的小学是怎样的,反正我觉得自己的小学还不错,除了操场超小以外其它都很好。模型船我做好了,也练习了好多回,但最终我没有去少年宫比赛。我一开始就没打算过要去,我对比赛半点无爱,我只是想玩玩模型而已,若不是碰上这等机会,爸妈肯定不会给我买那玩意。后来我觉得,我没去好像有点对不起老师。

如果说小学的男美术老师给我留下的记忆有点游离于美术之外,那么初中的男美术老师则完全是纯粹的美术记忆了。还记得第一次他来上课我们全班都忍不住要笑,而且要笑足一堂课,因为他的长相太像憨豆先生了!!!!!怎么可以如此像!!!!!!!!除了长相以外,他的所有美术能力都相当的好,素描、彩色、雕刻还有其它拼凑类的。他喜欢把优秀的学生作品留下,对学生来说那是种荣誉。他会把优秀作品带到他的课堂,在让我们做作业之前先让我们欣赏前人的作品,那是整堂课最好玩最吸引眼球的部分!美术课真的不只是在纸上画画,那还包括石膏板雕刻、绣花、刻章、立体纸模型等等。每次他都会带一大堆的学生作品过来。他真的是把那些优秀学生作品当宝贝的。正是因为有这种鼓舞,所以我们也会认真做他的作业。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办公室和储藏室得多大才能容得下那么多的作品呢?初一下学期开始我就搬到了离学校起码1小时车程的地方住了,我本该转学,这个美术老师是我最终没有转学的原因之一。这个认真且能力强的老师可遇不可求。美术老师最重要的是你让你的思路飞起来,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让你做同样的功课,完了以后只给你打个不算入总评、相对于应试科目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没用的评价分数。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2015-07
7

积累经历

By xrspook @ 13:30:0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捧着一本断词错乱且有些字母识别错误的书在某个洋快餐店里看得很欢,而且,我还是完全不消费,纯粹只是去看书的。为什么我不去图书馆呢?对!我这种人应该去图书馆,但我跟压根就没想过去那些地方,因为那里的人不少,但大家都太安静,人人都太认真做自己的事,我需要吵闹,我需要开小差,我需要各种额外的小故事,所以我需要在吵杂的人堆里看书。为什么我不去市场看呢?如果家乐福愿意给我张椅子和桌子,可以没问题的,但估计别人不会这般。当现在的家长为了给应考的孩子们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把家里的空调也换成超低分贝贵价型号的时候,我却选择在一个吵翻天,食物香气不断的地方看书,我脑子是不是不正常啊!只要没有蚊子虫子的干扰,即便那个地方热得我汗流浃背也无所谓,只要不对眼睛伤害很大晒太阳也可以。我并不是故意在制造什么恶劣环境去虐自己,我只是觉得人生得百味叠加才会更深刻。人生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才变得有趣。接近30岁的xrspook近期觉得,我经历和感知的实在太少了!我不久前发现,观察身边的陌生人是件很有趣的事。这种观察可以是直挺挺地盯着人家(但这样结果可能会很尴尬,甚至会被骂一顿或打一身),所以我通常不这样。通常我会竖起耳朵去听,偶尔瞄上几眼。生活在自己地头的好处是,身边人说的话和我同声同气,我毫不费劲就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而无需像做英语听力题那般全神贯注,又或者使出吃奶的劲都猜不出他们方言说的是神马。听懂了,偶尔“偷听”故事很好玩;完全听不懂他们在你耳边唱歌也是种调调(前提是他们并不是喊得很大声粗鲁,比如说有些人在公交车上吼叫讲电话就让人觉得相当讨厌!)。不要觉得世界都是恶意的,把自己当作是个无知且有非常强求知欲的孩子去看这个世界一切都还不错。

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学校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担心这个那个,什么够不够分,什么不知道那个专业是怎样的,合不合自己胃口之类。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他们都想太多了、担心过头了。分数够不够,能不能上什么学校,当然,找工作的时候学校的名气相当的重要,但那只是敲门砖,当你工作了几年,有实打实的经验技术以后,毕业学校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同理,你知道多少毕业生在从事着他们的本行吗?很负责地说,50%以上通常都不是。倒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专业在一开始的时候选错了,那是他们不喜欢的,因为他们选的时候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何谓错?何谓不喜欢呢?那些负面的评价都是后来形成,但后来是后来的事了。是因为大家的学习的时候没入戏?还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有问题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要慢慢考究。总而言之,学生最后丢下自己的大学专业在别的专业入职是很普通的事。我想说的是,有些学生之所以不从事本行是因为他们觉得其它行业更有前途和钱途,原因不在于他们真的不喜欢他们当初的选择。我算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是,是因为我没有非常主动地选择过我的终生专业,不是是因为在我终生专业以外的辅助专业我都经过严格挑选。我认为,一个专业,无论是什么,如果你真的扔了时间的精力进去,一切都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你自然而然地就会情不自禁地着迷不可自拔。同理,对我来说一见钟情是狗屁,我需要在后续的相处观察中了解更多,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些我第一次见就有好感的事/人。

能平淡地好好过日子是种福气。

2015-06
29

付费服务

By xrspook @ 12:54:27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已经明明没有看电影,我是打算10点前睡觉的,但结果还是折腾到接近11点,尽管,我上床闭眼就马上睡着了。昨天傍晚回家后我吃了好多东西,把晚饭的番茄排骨和蒸瘦肉都吃光了,晚饭后吃了2个核桃、不下5块闲趣饼干。喝完了700mL的水,快晚上9点的时候喝了大概300mL的全脂牛奶,一块切片芝士,2小根mini脆皮肠。吃吃喝喝很麻烦,但貌似唯有持续大量吃吃喝喝才会让我感觉好点。

早上看了个十来分钟,还是没想好这周的橡皮章要刻什么图案,为图案而烦恼是我坚持橡皮章过程中最苦闷的事。同样苦恼的还有今天该做些什么不剧烈的运动。估计我得打开N+TC找点灵感。

share从前对我来说是个无私奉献的过程,我需要付出的只是的我精力我的时间以及我的网费电费。但工作以后,尤其是我在网购方面大开杀戒以后,一切都变得不像一开始那么的纯粹。从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免费”!邮箱当然要免费的,而且空间越大越好,支持发送的附件越大越好!同理,挑选免费空间架设网站的时候也一样。挑选BSP和其它图床之类的时候也是空间越大越好,流量越多越好!但渐渐地,我发现免费和付费享受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我反倒更倾向于使用付费项目。因为呢,给钱了,他们就得给我对应的待遇,付费的地方也有倒闭的那天,但起码仍有很多人选择付费的时候那个几率要比号称大空间的免费低。网上有很多免费的电子书,但我会选择正式的网络电子书出版商,或者买正版纸质书。只有逼于无奈的时候我才会勉为其难看免费的版本。倒不是因为免费版本的阅读体验有多糟糕,有些免费的做得比付费的还要全面准确,我只是觉得,我得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如果实在没办法看不成,那还可以部分原谅,但如果在我可接受的范围内我还放弃正版,我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毕竟,我已经工作多年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再是从前的穷学生,只是靠家长给的零用钱过日子的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应该为自己负责,应该做正确的事,哪怕那些事大家都不怎么坚持去做,避开成为大家主流的潜规则。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该给某个论坛付多少钱成为一定等级的用户,不同等级意味着可下载资源的权限不一样。或许是因为我考虑得比较远,一次性付费就能达到某个等级,某个等级是和某些数字虚拟货币是对应的。下载资源会减少虚拟货币的数量,也就是说即便一次性付款一定数额,但在论坛长期都不怎么作为,只是下载,那么过不了多久这意味着还是要继续付费才能维持原来的等级获取相应的资源。1元等于30货币,每个资源的下载需要30货币,也就是每次下载需要1块钱。完全从钱的角度去考虑是这样的,但每天打卡就有2个货币,每次回帖有1个货币,如果要下载某资源,可以给1元钱,也可以连续打卡15天,又或者连续打卡10天,每天都至少回帖1个。土豪有土豪的玩法,穷逼有穷逼的节约。我不觉得这种模式有问题,要保证资源长期有效付费是必须的,那是一种长远之计,是一个收支平衡的方法。很多时候很多论坛倒闭,尤其是资源站,原因就是大家太理想化了,一切都想象得太美好。学生经常做这种事,这跟他们青春的冲动有关,但回想起来,有点很傻很天真。

人啊,黑白分明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成为那种人,只能叹一句,亲,你还不成熟。

2015-06
12

咸鱼翻生

By xrspook @ 15:09:23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喝了2天的黄芪煲水后,我终于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神经质地冒汗了。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感觉好了,是在空调里不觉得冷,在没空调的地方不会狂飙汗的状态。我觉得,夏天的挑战比冬天的还大。冬天室内外有温差你多穿衣服或者说让自己动起来产生热量也就能解决问题了,但夏天的温差,你根本无法逃避,衣服脱掉,即便脱光了也不能解决问题,总不能把皮扒掉吧(皮扒掉了连毛孔散热都没了)。所以呢,夏天真心考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在广东这种热半死的地方。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是黄芪起了作用我不知道。反正我的舌头还是那般白得吓人。牙齿印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但自从我开始狂冒汗舌头就一直很白很白,马勒隔壁,简直是大白啊啊啊!这一期的大姨妈拖的时间很长,如果不做点什么估计2周都停不下来,停不下来的结果是会让我缺铁,哪怕每天的量都很少。所以阿胶糯米酒鸡或者姜醋之类的要出动了!

还是学生的时候觉得拿对讲机是很帅的事(电视电影之类的看多了),但工作以后,那就不是耍帅那么简单了,拿着开着个对讲机就意味着on call。随时待命,肯定在出勤,可能是在办公室和测温房之间来回跑动,可能是在卸粮现场取样。对讲机变得不再帅,反而那块砖头大的东西是个负担。如果是在办公室你还可以扔在桌面上,但如果在外呢?别在哪里?夹在哪里呢?无论夹在身体的什么衣物上,那都是个累赘。

昨天开始看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这是某教授MAF训练法的经典大作!很久以前我就想看了,Google图书馆有免费的PDF和EPUB格式,亚马逊中国进口原版纸质书的售价从来都是¥121,湛庐文化有计划要把这本书引进并翻译,但我都等1年了还没等到。趁着我Kindle热的东风,某天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书转成了适合6寸Kindle的版本。Kindle可以辨认PDF,但Google下载回来的PDF直接放进Kindle看那是想死的节奏,字太小了好吗!我某天之所以折腾是因为我试图把PDF版本的转为MOBI或TXT,要费很多时间,同时也无能。用Adobe的Acrobat 8.0转换出来我推送到自己的Kindle上以后才发现有些非常莫名其妙的错字。然后我下载了大名鼎鼎的Calibre,Calibre的转换比Acrobat快,也没有错字,但问题是换行也太多了吧!仔细观察后发现,尼玛原来PDF文档里每一行的内容都被辨认成自然段了,我那个去!绝望的时候我试着用EPUB的版本去转换,AUV!居然成了!效果还相当的完美!就这样,我第一次成功地DIY整出了适合自己Kindle版本的电子书

通常来说,看外文书的时候我都会囫囵吞枣,从来都不会一边看书一边查字典,也不会把不懂的词抄下来,看完以后再去探究。用Kindle看外文书就很方便,长按单词就能看到翻译,进行一番设置后还能自动把查过字典的单词添加到我们的私人单词本,学习外语不正是需要这么个过程么!我的英语一直都只是凑合着,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一直懒掉这些步骤。老师要求、得测验考试的单词我会去背,但在其它时候,尤其是在阅读各种资料里看到不懂的我通常都只是直接忽略,联系上下文我的确能估出个大概意思,或者,有些时候我根本不需要猜某个陌生词的意思我也能把阅读题做对。但不好,我其实在投机取巧、侥幸获胜。Kindle简直傻瓜式的查字典并自动记录功能如果我能一直坚持下去说不定外语水平会达到某个新高度呢!昨晚,我把Rosetta Stone的拉丁美洲西班牙语的PDF教科书也放进了Kindle。在PDF上无法用查字典功能,把PDF转成MOBI可以用词典了,但格式却混乱,甚至出现莫名其妙的字符。这是个很两难的抉择,所以我两个版本都留着。

Kindle的加入让我刹那间把从前想读爱读的东西都一下子咸鱼翻生了,感觉太奇妙~

2015-06
8

学生时代的那些事

By xrspook @ 12:56:20 归类于: 烂日记

有些人有些事你不必催,自然会发生,但另外的一些,无论你怎么主观努力,效果还是不好。对事的话你或许还可以改变一下方法,或许奇迹会发生,毕竟好不好神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但对人的话,呵呵呵。为什么有句俗语叫作“烂泥扶唔上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入手Kindle阅读器以后我就在狠狠地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在家里的客厅读,在妈妈的房间读,在广医二院的皮肤科候诊区读,在外婆家读。越是吵闹的地方我反而可以读得越专心。比如说在家里自己的床上我就几乎没有读过。读得我最开心的是在医院候诊区,以及在外婆家妈妈和姨妈正在高声讨论或争吵的时候。我这种生于忧患的阅读习惯是不是得称呼为“贱”呢?这几天正在高考,全社会都在为考生们让步开绿灯。封路啊,禁行啊,禁止喇叭、建筑施工作业等等。新闻里说,有的家长为了考生能有更安静的环境还特意买静音的空调呢!而我呢,却偏偏得在人多嘈杂的场所才能自动形成保护罩专心读书。我能听到他们的说话,我脑子里的一些思路甚至是跟着那些我能听到的其它谈话走的,但我的主心骨还在我自己的书上。在学校,你能尽量找个僻静的地方学习,但那些地方通常是阴暗蚊虫多,要是留在课室,你就必须只能忍受其他人的嘻嘻哈哈各种打闹。这种情形在小学尤为明显。大学了当然通常不会这样,即便你要打闹,进入到安静的课室你也不好意思闹起来了,但大学教学楼的教室并不是一直都开放,尤其是没有课上的时候,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蹲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一到考试前夕就人满为患,想找个位都难。他们并不是去那里看书架上的书,他们自己带着N多东西去,各种复习资料啦,各种MP3/MD/收音机之类啦,他们去那里是为了有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图书馆通常有空调)。所以,当社会上的人不理解为什么高校以外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有那么多学生的时候,如果他们的年龄大于50,我不怪他们,但如果他们连40岁都不到都不明白其原因,我真的会觉得很哈哈哈。他们没上过大学?大学都这样啊好吗!有些人蹲在宿舍里就无法安心学习了:整这个,玩那个,即便约束好了自己,隔壁的同学还是不时会过来嘻哈,而且,宿舍里没有空调!到处是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夏!天!热!死!了!我没有这种烦恼,从来没有。不上课的时候我不会蹲课室,也不会蹲实验室,更加不会蹲图书馆。去图书馆我都是一阵风地去,一阵风地回来,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借什么书,图书馆有没有,在哪个位置。当宿舍的同学都去了课室或者图书馆,宿舍就只剩我一个安稳自在了,尤其是在考试前夕,我就可以高声背诵资料了。对我来说,不能把要背要记的东西发声背出来才是痛苦的。

昨天在家里玩新花样,折腾出了南瓜馒头。跟普通馒头的区别在于南瓜馒头要先把南瓜削皮,切块,蒸熟,捣成泥,然后再加入酵母面粉和水进行常规操作。不知道那坨南瓜泥的含水量居然那么高,我用平时的面粉量和比平时略少的水和面根本就不行,太粘了,于是我又不得不猛加面粉。所以呢,昨天我那一大坨面粉的量等于我平时做2次那么多。一次性整了超过20个南瓜馒头,每次用2个24cm直径的的宜家蒸屉,得分2次才蒸完。南瓜馒头蒸出来是黄色的,比外面卖的窝窝头颜色略深,很漂亮。吃起来几乎品不出有南瓜味,却能尝出有一点点甜。南瓜的纤维本来很丰富,但我大部分用的南瓜是南瓜头部,所以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囊纤维几乎没有。那些玩意是捣不烂的,所以大面团上还是会偶尔看到。和普通馒头相比,南瓜馒头的确折腾一些,但我觉得折腾换来的是好吃一些,也值了。昨天早餐吃粽子,中午吃南瓜馒头,晚上才吃米饭。

今天天色比较多变,估计午后会下雨。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