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
9

开看《摩诃婆罗多》

By xrspook @ 19:17:05 归类于: 烂日记

终于开始看《摩诃婆罗多》,我首先做的是从书柜里拿出第一册,然后把包装膜撕掉,接着就开始把那一册作是枕边书,但问题是这本书真的太大太厚了,要躺着拿好几乎不可能,于是我只能把手放在床头柜上,制造一些角度,但即便这样,阅读的还是挺困难。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读过这么厚的书,那是爸爸买回来盗版的《金庸全集》。过去二十年,我再没有读过这么重这么厚的书。通常这种书是字典,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查阅的。在我开读这本史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形式的,可能是诗词,也可能是散文,也可能是其它叙述形式。晚上睡觉的之前的十来分钟翻看,已经让我打消了拿纸质书看完的念头了,所以实际上现在我是用小米平板1上的kindle阅读的。我买kindle电子版的时候才110多元,现在已经涨价到了300多。鬼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把纸质书都搞成精装版。他们可以把六大册的书分成60小册的平装版嘛。还记得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金庸的小说出过口袋装。当年我买下的就是口袋装的《天龙八部》和《鹿鼎记》。现在那些人的思维方法都是一个模式,有可能先出平装版,然后精装版,有些甚至根本一出就是精装版。书本来就厚,再加上厚厚的树皮,让你躺着阅读无可奈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书很厚,外面没有硬纸皮保护,书翻着翻着可能就会烂了。但这样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难道这么重的书就意味着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要像个非常正经的小学生上课那样吗?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阅读的,现在我还没研究出来,因为过去20多年我选择的方式都是躺着。在我躺着读小说之前,我就已经是个近视,躺着以后近视没有太大的加深。眼睛的确有变坏,那是因为灯光和目光比较昏暗歪斜,所以后来我有了散光。散光有没有继续加深这个我就不知到了,但近视显然是没有的。

回到《摩诃婆罗多》这本书,我看了一天多一点,大概几个小时,但我仅仅看完了正文前的一些译者介绍。一开始是金克木先生的译者序,那个还比较短小,因为金先生说书不应该由他去介绍,而应该让读者自己去感知,我非常认同他的看法。接着就到了黄宝生,黄宝生基本可以说是这套《摩诃婆罗多》翻译的总协调人,当然,他也亲自翻译了其中的好些部分。黄宝生写了前言以及导言,赵国华写了内容提要。除了前言、内容提要以及导言以外,还有主要的人物和婆罗多族谱系。因为我是个搞统计的人,当年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就要用Visio画过一个人物关系图,所以当他们把主要人物和谱系以文字的方式表述的时候,其实我就很想把那个化作一个Visio的思维导图。如果用思维导图表达,查阅的时候会方便很多。但或许《摩诃婆罗多》的思维导图不需要我亲自动手,估计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做过这种事了。我觉得内容提要和导言其实差不多,但内容提要是针对整套《摩诃婆罗多》的,而导言只是针对这一册书。把《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提要看完基本就知道这本书主体线索讲的是什么故事,但那里说的只是主体故事,一些分支出去的一点都没有提到。内容提要和导言里,名字出现时并没有顺带把他们的音译名字也放出来。所以我不知道原来某个名字就是我一直熟知的另外一个,比如在《摩诃婆罗多》这套书里,毗湿奴化身的名字是黑天,而另外一些翻译里,按照音译,那个角色称作奎师那。黑天和奎师那从汉语角度来说,显然相差很远,如果知道奎师这这个词的意思,明白黑色与他相关,当然顺理成章,但是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黑天这个词,你无论如何料想不出原来他的音译是那个模样。不知道音译是什么,当我去翻查某些外国资料的时候就会非常碰壁,会出现一种我明明知道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但是我看到外国名字的时候却会感到完全陌生。不知道译者们在正文或者附录里面有没有列出中文翻译名字和英文音译的单词。

中文版的《摩诃婆罗多》是由很多人合作翻译出来的,希望他们的翻译风格不会相差太远。

2019-02
1

完整版,已阅

By xrspook @ 9:01:1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终于把TOH的完整版看完了,结果有点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说中国的版本里面的米叔片段会比完整版多,但实际上情况刚好相反。国内版相比印度版少了40多分钟,歌舞被删掉了一些,表现费兰吉性格特征的小片段也删掉了一些。虽然没有了那些小片段,我依然能在电影院三刷之后得出对费兰吉这个角色的正确看法,但如果有这些东西支撑,我的观后感会更有说服力。不过这也证明了剪刀手的逻辑是正确的,因为删掉也不影响我理解,但就我个人而言,会觉得有点可惜。在看完完整版以后,我的反应是我真厉害,没看那些小细节之前已经能得出同样的看法,那些小细节更是完美地支撑了我之前的看法。完整版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面多了历史烘托的部分。看完整版以后,我纳闷了,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印度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绝对是电影创作团队意料之外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觉得印度人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应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之类的东西大爆发才对,但实际上是负面的东西占了绝对上风。这让我觉得非常匪夷所思,难道就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没有史料支撑吗?一部电影里有真正的历史背景,又或者说有他们信奉的神支撑才能红透半边天吗?我不能说他们是落后愚昧的国度,但现在都已经21世纪了,仅仅一部影视作品,难道就不能暂时脱离那些东西?

去电影院看完《印度暴徒》以后,我回家在爱奇艺上看了《我不是药神》和《一出好戏》。《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非常好,但《一出好戏》看得我非常纠结。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宁愿看《印度暴徒》,也不看《一出好戏》。《一出好戏》看第一遍的时候已经让我觉得很痛苦,绝对没办法让我再看第二遍。但《印度暴徒》对我来说一遍两遍三遍还是可以的。每次我都能找出一些之前我没把握住的东西。第四遍的时候,我终于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电脑前看。某些细节没看清,我可以倒回去重新看。如果一开始就可以这样,大概我就不用看到第四遍了。如果这一切都反过来,我在电脑仔细看过以后,我还会去电影院刷那么多遍吗?看完完整版以后,我问自己,到底我去电影院刷那么多遍值得吗?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去了三个之前我没去过的电影院,尤其是万胜围的万达。那是我去过的电影院里最爽歪歪的,没有之一。电影院的翻译和民间的翻译我觉得各有千秋,有一些电影院里我看不懂的句子我总算在民间里找到了应该有的表达方式。但有些情节,我又觉得电影院的那个版本比较好。二者都很好。我觉得民间的翻译其中某些词句是有参考电影院版本的。虽然我说不准是不是完全一样,但是某些句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那个味道。这部电影我还会看第五遍吗?很难说,但是某些片段估计我得重复看上好几遍才过瘾。最终我会存下一个蓝光的版本作为留念。或许出蓝光版本的时候我又要做幕后制作花絮翻译了。

虽然《印度暴徒》这部电影的票房让人非常失望。我曾经在宣传这部电影上又付出了非常多,但我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9-01
24

入手纸质《摩诃婆罗多》

By xrspook @ 8:53:35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痛下决心买了一套《摩诃婆罗多》的纸质版。理论上我应该去中国社科出版社的,但问题是他们都没货了。摆在我面前的是,如果我去那个中国年鉴专营店可以便宜19块钱,但问题是那个专营店完全没有听过。的确,他们被京东推荐,但问题是他们主要卖的是年鉴,《摩柯婆罗多》不是那种东西,所以我选择了新华书店的文轩网旗舰店。听说文轩网已经很久,但这是我第一次在那里买东西。《摩诃婆罗多》这套书的定价是999元,一共6本,只有精装版。虽然我在中国社科出版社里看过一个价格是500多的,但我觉得那个不太实际。至于为什么同一个出版社的网店有700多块的标价和500多块的标价,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最后在文轩网旗舰店我的入手价是709块钱。这里其中也有一个插曲,我把年鉴专营店和文轩网的都放到了购物车,也都进入了结算界面,我是要结算文轩网的,给钱的时候我也没有留意,到完成完成支付后才发现为什么会是690块钱。于是我赶紧去查看订单,果然我选错网店。迅雷不及掩耳地,我就点了退款,然后在文轩网赶紧下单,因为那里显示只有一个存货了。我买了以后广东地区再无存货,至于全国各地其他地方有没有就不知道了,从物流信息看来,我的这套书是从江苏无锡发出的。那个年鉴专营店显示他们还有五套存货,所以当我下单搞错网店的时候得拼手快,谁知道在同一个时间会不会有哪位高人突然间又像我这样发起神经要买这套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最著名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昨天下单后没多久我已经看到物流信息了,但是七天前下单的那个《罗摩衍那》还没发货,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去找过他们的客服,但还是没反应。从那个《罗摩衍那》的购买链接看,那套书在那个网店已经下架。我担心的只是他们迟迟不发货过了一段时间直接给我退款,因为他们在没那套书了。《罗摩衍那》是吉林出版社的书,而我买的那个网店是吉林出版集团的天猫店,理论上他们是对口的,所以他们在年货节上开出的价格比其它地方低。之所以某天中午突然要买《罗摩衍那》是因为上个周末我把家里一个书柜清出了一大块空间,那里足够存放《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所以我又可以肆意买书了。只要看完这两套书,基本上印度很多我一直都搞不懂的东西就会有点明了。理论上,要搞清现在的印度,应该学好英语和印地语,但实际上要搞清印度的很多东西真正要学的是梵语。所以我得清楚自己目标,到底我要了解到什么程度。

我的电脑上都有装kindle,但我却很少在电脑上读书。昨天下午花了些时间在PC kindle上阅读,一开始不习惯,但操纵起来其实要比kindle阅读器方便。问题只是那个东西不便携,很少会有人认认真真地坐在电脑显示器前这般看书。这样阅读的好处是当你想分享的时候,截图非常简单,马上就可以分享出去了,但如果在阅读器,你还得拿个手机照个相,照相的时候还得注意不要照出反光。那些照片分享后没有什么存在意义,所以你又得删掉。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努力尝试同时在kindle阅读器和PC kindle上读书。

只有书读得足够多,才会让我有思路且沉稳。

2019-01
1

死磕

By xrspook @ 21:33:00 归类于: 烂日记

天气冷了,觉得如果继续还在用平时的那种塑料运动水瓶,水很快就凉了,热水倒进去可以喝到完全凉掉只需要不到15分钟。所以昨晚我去看保温瓶,先在在淘宝上看,觉得天猫国际直营的已经很便宜,但是,在给钱之前,我还是去了一下亚马逊中国,结果实在让人很惊讶,因为比天猫国际直营的还要便宜30块钱!不知道为什么亚马逊自营的东西居然可以这么便宜?!

买完保温瓶以后,我又顺路去看了一下kindle的电子书。我入手了一套印度的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那套书一共六本,中国人花了17年的时间才全部翻译了出来。现在世界上只有三种语言的版本,很多国家的人都是翻译到一半就觉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那套书kindle的价格是117.99元,纸质书的价格是700元。显然这套书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翻版的,因为受众很少。之所以要买这套书,是因为印度的宗教实在实在太严重,无论你怎么逃避,他们的电影里总会有相关的东西。只有我真的了解了那些故事,往后我翻译时遇到的时候,才不会那么彷徨。我应该做到看到那个情节,我就要能说出那个故事。虽然,这实在太难了。如果我真的能做到那样,估计我可以去大学给他们开一门这套书的课程。我之所以觉得非如此不可,是因为我觉得米叔下一步就要把这套书拍成电影了,至于怎么个拍法,要以什么形式,很难说。但无论怎么样,在那之前我必须得先了解这个经典史诗。

昨天晚上,在开始上这个大部头之前,我先看一下知乎一小时阅读里某本介绍印度七个神的故事。虽然作者已经用很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那些神,但实际上,因为里面的角色太多,我总会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大概这个时候,如果除了那个神的名字,还有他相关的画像之类,会好理解一点。所以是不是在读那些东西的时候我要顺便拿一本什么画册之类的一起学习呢。

一直以来,印度和中国都被称作是文明古国。我觉得,印度那边好像流传下来的东西里面,说神的比说人的还要多。虽然神其实也是人的化身。中国的史料里,也记载了很多神,但我觉得我们记录人的要比神的多,而且从我们很小开始,我们就知道神是一些飘渺的东西,都比较离奇,都是不现实的,是糊弄人的。我们会烧香拜佛,无论是神还是人,只要那是好东西,我们都会拜他。祭拜就只是一个手续,起码对我来说,那就只是一个仪式,我并不是成心尊敬他崇拜他要向他学习,要把他什么东西继承下去,又或者是希望他能保佑我些什么。在中国的故事里,神虽然能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但通常很会在一部作品里,某个神非常厉害,到了第二部作品,他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是被万人唾骂。但是这种事,在印度的神话里却经常会出现,哪怕你曾经是牛逼到极点那个。于是,如果你不清楚整个过程,或许你就会对他们的神有一些偏颇的理解了。虽然他们的神貌似搞得很逻辑错乱,但必须承认他们神话里蕴含的那些哲理的确很够意思。作为一个旁观者,大概我只能实行拿来主义了。

神也好人也好鬼也好,反正这一次,我要挑战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了。

2018-11
16

什么鬼评分

By xrspook @ 10:02:2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很庆幸自己开始当粉丝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有一些经验,也知道一些东西,所以不至于非常傻非常天真。我已经不记得一开始他我去评论别人东西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态,但记忆之中,我通常都不会把负面的情绪表现出来。如果真的觉得很不爽,那就自己私底下埋怨一下,但不能写出来,更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提起。人应该有批判精神,但是那种批判我觉得不应该用在别人好不容易才弄出来的东西上面,前提是那还是义务行为。虽然实际上可能有些东西没什么用,但毕竟那也是别人一番心血才整理出来的,也许我们不屑于内容本身,但就他们那种肯干的精神,我们应该鼓励。现在,轮到我做发布者,有些人的评论真的让你很无语,为什么他们会说出那些不经大脑的话呢?他们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却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

我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今年印度的一部电影,叫做Fanney Khan。IMDb的评价有一千多个人,平均分是4.4。我不明白这部电影评分为什么会这么低,因为我一直都很期待。在看电影之前,我没有特意去了解剧情,因为那样就被剧透了。那部电影没有什么大明星,但是我知道那些演员都是靠谱的人。电影看下来,我挺喜欢。虽然算不上是力荐,但是推荐还是可以的。如果这部电影要在中国上映,我会去电影院支持,但为什么这部电影只有4.4分呢?实在让我搞不懂,到底评分的人有没有问过自己的良心。有时我不知道那些八九分的电影是怎么整出来的,同时我也不明白这些三四分的电影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难道别人觉得那好,我也这么评,于是大家都在跟着所谓的潮流在走吗?有些评分很高的电影,我没看懂,有些甚至是奥斯卡获奖的,但实际上看得我相当郁闷,根本没办法看下去。还有一些在上映的时候口碑不好,但是过了很多年以后,突然评分又上去了。那可能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好看,而是因为演电影的人后来成名了,受到了粉丝的追捧,然后分数就提上去了。几万十几万几百万甚至上亿人都看过的电影,而评分的只有1万人,这代表什么呢?这真的能代表什么吗?我就不信看过Fanney Khan的就只有一千多个人,评分的人数这么少,而评出来的分这么让人无语,这能代表些什么呢?!但往往正是因为有那个分数,决定了其它国家的业余字幕组做不做这个片子的翻译。这是一个好片子,应该翻译、应该最大程度传播,但问题是看到这个分数,谁能打得起兴趣去埋头苦干呢?万一真的是不堪入目的片子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好的口碑能让电影的票房飞到天上去,但有些时候,一些糟糕的评价并不能代表片子真的非常不可看。就如小马过河,你问多少人也没用,只有你亲身试过了才知道。当别人的评价让我觉得相当烦恼的时候,我会选择直接忽略那些东西,纯粹让我的心去感受作品本身。

昨天看到那么一条消息,说TOH即将在中国上映,可能是下个月。这部片子在印度上映的时长有2小时44分钟,但中国的版本会缩短30到40分钟。在这样的前提下,米叔的戏份会加长。谁也不愿意看删减版的电影,但是只有中国的版本才有加长版的米叔,这显然是中国人的福利!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印度人无法拥抱这部电影的原因是里面用的高科技印度人还不能接受,里面用的某些风格,他们觉得有违他们的传统。他们可以接受各种稀奇怪诞的开挂和神神鬼鬼,但却不能接受普通人的某些夸张。我觉得中国人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的接受能力要比他们强很多,毕竟,无厘头的或者烧脑的神经病我们都见识过了,高端的特效和五毛钱的敷衍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我不知道其它中国人能不能撇开别国口碑差的影响,而直接用我们自己的心去感受这部电影。希望我们的人不靠看分做决定。

希望能早点看到这部电影。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