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
18

不应该期待

By xrspook @ 8:50:52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网友跟我说,如果米叔今年晚些时候要过来做宣传,会尽可能安排我们群里的人去见一面。他说那句话之前已经有其他网友说,他真的很想见一面,但是我却表态说,对这个我的心态佛系,能见就见,不见也没什么。因为见一面真的不会出现什么奇迹。对其他人来说,这大概是非常不可理解的。因为就我平时的表现来说,哪怕是一个广告,一张图片,我都会收集回来分享给大家,但说到要和偶像见面,我却如此随便,简直不可理解。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说那是因为我害怕,我害怕见了面以后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实际上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可能够时间签个名已经很了不起,来个合影的话更加是无上的光荣,根本谈不上说几句话。所以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我之所以有这么佛系的想法,是因为之前我也跟其他粉丝一样,想去见一面,想拿个签名,甚至来个合影,但是当我真的见了一面,拿到签名以后,我又觉得原来没什么。真不知道该把签名放哪里、要怎么保存。见那一面,相隔的那个距离,比我自己对着电脑或电视机更远更模糊。说到合影,我从来都是照相渣。所以如果说我不想见面的一个原因是太害羞,估计可以说的过去。但是实际上,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什么我就非得要见到他本人呢?就见一面这个行为来说,不可能给我带出更多的好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去观察,去琢磨一个人,我们的确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一定程度上,绝大多数都是娱乐,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逻辑思维或者做事方法是的确可以让我们进步的。因为我认同这个人,所以我愿意把他的东西、他好的那些东西分享给大家,于是有些时候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喜欢那个存在的人,还是他所抽象出来的很多东西。

能见一面这种事情,就像做梦一样。除非那个东西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否则瞎激动一点用都没有。如果要跨越大半个中国才见上一面,那又何必呢。如果他真的来广州了,但是却碰上我单位那些根本不让请假的日子,这不是更揪心吗。对我来说,从一开始就抱着不会见上面的心态,到真的见不上的时候,就没有心理落差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他的电影以及他同行的好电影以正规的渠道传播到中国,以各种方式,无论是电影院上映还是视频网站上上架。不是每一部优秀的印度电影都一定可以在中国取得很好的票房。好电影跟好票房在中国从来都不是绝对对等的,但可以这么说,米叔算是印度在中国的幸运儿,他是喝着是头啖汤来中国的。也正是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让他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更响当当。他应该感谢中国,中国也应该感谢他。因为在他的带领之下,今年到现在为止有七部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而在那之前,有些年份一部都没有了。我们之所以能去电影院看印度电影,得谢谢米叔这个先行者。因为米叔的横空出世,让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知名度重新振作起来。我非常有幸见证了这个神圣的历史时刻,而我在这过程中,也算是贡献过一些绵薄之力。我基本上不翻译电影,但我会翻译电影的周边,为的是可以推广电影,让更多人有想看印度电影的欲望。我跟那些不给我发工钱的印度人其实是一伙的,虽然可能他们不那么认为。我没有用他们的东西赚过一分钱,在这个问题上我问心无愧。我是中国无数的志愿者中的其中一员,非常渺小,但我觉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挺厉害的,瞎掰也可以凑出一篇blog。

2018-10
15

做人

By xrspook @ 11:03:3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看《嗝嗝老师》的时候再次有这样的感觉,只有穷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才最能体现团结。无论是日常生活、体育比赛,还是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他们都会互相帮助、在乎对方。学习成绩好的会关心差的能不能也合格。只有当你的同学跟你出身差不多,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当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家里都有钱,这种事情几乎不会发生。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穷到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下团结,如果连那个也不复存在,他们实在太可怜了。起码团结是不用给钱的。越是有钱人,越是会对钱斤斤计较。当穷学生跟那些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穷学生会莫名地会感到自卑,然后是愤怒,凭什么自己天生就比人家少一截。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没想过要去介意这些,但问题是那些出身跟他们相差很远的人从一开始就瞧不起他们。正如电影里穷学生们抱怨的那样,那些有钱人有人帮他们擦屁股,但是他们要上个大号也得排50米的队。还记得北京有个中考学霸。他各科的成绩非常好。当别人问他的时候,他说,其实他是占了别人的便宜,因为有些成学生根本没有他那么多的资源。他有钱有资源也有时间,于是在成为学霸的路上,他要比某些人优越。看到学霸能有这种觉悟,我觉得这个社会还算有希望。

我最能感受穷人的团结是在我初中的时候,但那时我们的团结并不像电影那样是自发天生的,我们的团结是我们的老师用心调教出来的。通常,一个班里有学生犯错,那是他个人的事,应该惩罚他一个。按照从前的观念,你甚至可以使用各种暴力。但初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只是一个年轻的小女生,她不高也不壮,她不可能靠暴力“镇压”住正在处在青春爆发期的男生,但她就是有那个气场能把最“坏”的学生镇住。我觉得这首先是因为她敢于去“镇”,她觉得非“镇”不可。那些比她高比她壮的老师都不曾做到过她所做的,因为他们默认这个“坏”学校的这帮“坏”无药可救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日子就好。到底是学生坏,还是老师坏,到底是谁败坏了学校的名声。就像《嗝嗝老师》的故事那样,我们的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任何一个!我们的班主任说只要班里一个人犯错,所有人都要留下受惩罚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人真的觉得自己很无辜,但当她连珠炮发给我们讲了无数道理之后我们觉得是因为我们也像那些“坏”老师那样坐视不理,任由“坏”学生坏下去他才最终坏了规矩让大家都受罪。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让“坏”的苗头起来,我们都相安无事。我们视而不见,像个旁观者一般缩在一旁逃避我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是我们的老师把我们凝聚到了一起,她真的很厉害!而这种事,我以后都再也没有遇到过,无论是高中大学还是工作以后。光是管好自己不够,让身边的人也变好我们才会过得更好。不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老是觉得没必要,老是神经地觉得不应该把自己的努力花费在别人身上。扎根在心底的自私是个魔鬼。

一个好老师教会你的不只是怎么拿高分,而是必须教会你如何做个好人。

2018-10
14

广州电影院之旅

By xrspook @ 21:47:51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和我妈去了广州电影院看《嗝嗝老师》。我妈说在六七十年代,广州电影院是一流的影院,但显然她已经很久没去过了。她去得最多的是她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妈说当时广州电影院场场爆满。我之前从来没去过广州电影院,甚至直到去年,我都不知道广州电影院在哪里。听名字,显然相当牛逼,但现在的广州电影院已经几乎只剩下个壳。门口那小小的几个字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我们两个的票是分开买的,因为我买票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我妈要和我一起。后来,我找了个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去吃广州传统小吃的借口才吸引了她跟我一起去。因为小时候她对那个电影院有感情,所以一定程度上,她也想再去看看那个记忆之中牛逼的电影院。我感觉,可能现在的广州电影院就只剩下一个放映厅。进了门,如果不是有工作人员的指引,根本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我们的电影是中午12:15开场的,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没到点,里面漆黑一片,工作人员是打着电筒给我们照路的,进去的时候她还跟我们说可以随便坐,因为这场电影的观众很少。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我们找了个正对屏幕中央位置坐下了。

整部电影接近两个小时,只有五个观众,但这五个观众都看完了全片,直到电影院提早结束了字幕播放,开灯了,我们才不得不离开。开灯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个电影院的装修挺好。那跟我之前去过的电影院感觉很不一样。两侧墙的装修有古典的味道,而我身后的那些座位居然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大张的贵妃沙发。难怪工作人员叫我们随便坐,因为这样的沙发你也说不清到底那是几号位了。我们进去的时候,工作人员让我们随便坐,当时我很纳闷,因为我买票的时候电影院有很多位置标注红色,意思是卖出去了,但实际上影厅根本没人,也就说,那些是虚报数量,但当我从电影院出来以后,我才觉得那并不是虚报数量,而是电影院真的已经没有了那些位置。有些地方的座位被拆了,有些地方的座位从一个一个换成了一条一条的贵妃沙发。这是一个很神奇的电影院,与其说这是一个电影院,不如说这是一个剧院。去过广州十几家电影看电影,我从来没试过电影是提前几分钟开场的。现在的广州电影院,音响和屏幕都挺好,就是座位有些神奇,我跟我妈坐的那两个座位前面完全没有遮挡,但地面却有几根,冒出来的电线轻微挡住了屏幕。如果我以葛优躺的方式坐在椅子上,肯定会有点遮挡,于是你就不得不一直都挺胸坐直,这是唯一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的。一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个电影院,是因为我买票的时候这个电影院的票价几乎是最低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排片的电影院还很少,但当我周六早上再去看的时候,显然排片的电影院多了很多,但我买的这一场我旁边的位置还是空的,所以我把我妈的也买了。我买的时候是23元,我妈买的时候是21元。就电影院本身来说,我觉得这次的广州电影院之旅是一个挺神奇的经历。还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我试过在永汉电影院搬小凳子坐在前面价位看。那次真的看得我们很辛苦,而这一次虽然挺奇葩,但实际上还是很舒服的。

《嗝嗝老师》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看过,印坛的片名翻译是《图雷特之爱》。在电脑上看的时候,我已经被看哭了好几段。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我哭了两次,第二次的哭点是孩子们说老师是他们的北极星,他们喜欢这个引路人他们不能失去他们的老师。这个点,我妈也哭了。但我没拿纸巾,我偷偷地擦眼泪,我妈掏纸巾了。电影开场的时候我就跟我妈说,这个女主角非常厉害。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她非常同意我的观点,她甚至觉得,女主角之前可能真的当过老师,但其实她没有,真正优秀的演员会让你觉得她不是在演戏,会让你觉得她就是角色本身。这是一部很简单很套路的电影,但又不是日本的那种治愈系。她会让你自然联系自己的经历反思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还年轻,你还没经历过这些,你会希望自己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当你年龄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已经经历过这种事,你会有深度的共鸣。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但如果人人都这么尽心尽力,我们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好老师。

让你不能自已的电影肯定是好电影。

2018-10
12

花絮三连击

By xrspook @ 10:26:22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三天都有幕后制作花絮需要翻译,这种节奏实在太让人抓狂,但实际上,当第二天他们出第二个的时候,我就知道估计会有连续第三个,但是当第三个出来以后,我觉得,接下来即便还有这种东西,不会连续出了。因为前三个加起来,刚好是一个系列。从开始到结束,已经说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后面如果还有幕后制作花絮,按照这个节奏,我觉得也应该是一个系列推出。TOH的主要看点是两条古船以及两位重量级的男主角。古船的故事,他们用了三天三个幕后制作花絮描述。当然,这里除了讲船以外还有讲人,但讲人的部分相对来说只是一点点而已。讲完船以后,理论上就应该讲人了,但是如果人讲得过于透彻,等于剧透。所以接下来他们要怎么开展呢?理论上,按照印度电影的常规节奏,放出了预告片以后,就应该放歌舞预告,也就是电影里所有歌舞的简短精华版,除了歌舞预告以外,还会有对白预告。歌舞预告,对白预告,如果还要放幕后制作花絮,这些东西加起来一个月内是无论如何放不全的。TOH不放歌舞预告直接在预告片以后就放幕后制作花絮,这样的出牌方式让我觉得在电影公映之前可能他们不会把歌舞预告放出来了。据说当年Dhoom3也是这样。其它电影,通常在电影上映前宣传阶段不放幕后制作花絮。电影上影了以后才慢慢放出来,但显然,米叔的电影跟那些有点区别。

Dangal上映之前,他们已经把所有幕后制作花絮都放出来了。即便是这样,仍然没有一点剧透。因为很多东西都是电影以外的训练片段。你或许会偷看到某些镜头,但实际上那些东西在预告片里你早就见过了。我明白TOH跟Dangal不一样,因为很多情况下,TOH是带装的。就运动专业性来说,两部电影不是一个级别。TOH更大程度在看大场面,以及耀眼的特效,而那些东西如果在上映前就暴露出来显然就非常不合适了。所以,如果要让观众提前了解一些东西,他们该拿出些什么呢?

今年Sanju上映后,我把他们油管之后上放出的幕后制作花絮全部都翻译了。虽然那是Raju的作品,虽然主角是Ranbir,但我觉得他们幕后制作花絮的叙述方式有点不对,尤其是Ranbir给人的那种感觉有点问题。那是著名导演Raju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幕后制作花絮的导演跟电影的导演不是一回事。电影的导演没有在幕后制作花絮故事叙述上做最后的修整。就幕后制作花絮而言,我觉得Sanju做得不太好,虽然他们的内容很丰富的也很有意义。因为TOH很多东西都要藏着保留惊喜神秘感,所以在电影上映之前那些重大秘密不能摊出来。所以现在已放出的这三个幕后制作花絮,有点走偏锋,让人意犹未尽。逻辑没问题,但事实支撑却不够丰满。在逻辑方面上,我确信米叔不会犯错,但是这样的编排,估计他自己看过以后也会有点不满意。

我不是一个专业翻译电影的,但我是一个高级的业余幕后制作花絮翻译人。那些东西的好坏直接影响我的心情。因为如果,我都觉得不好看、不带劲,我又怎么可以静下心去干活呢?!做了好几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花絮翻译,暂时为止,我觉得最好的是《地球上的星星》。朋友问我为什么老是走偏锋,不翻译电影,却翻译电影相关的东西。因为我是个非常喜欢看纪录片的人,我也没办法。

现在的父母,有些基本上不让孩子看电视,我觉得这不好。看看纪录片,其实能学到很多。为什么知识就一定得从书本上读回来呢?!

【中文字幕】THUGS OF HINDOSTAN 幕后制作花絮 – 第一章 造船记

【中文字幕】THUGS OF HINDOSTAN 幕后制作花絮 – 第二章 在船上拍摄

【中文字幕】THUGS OF HINDOSTAN 幕后制作花絮 – 第三章 毁船记

2018-09
26

又一部教育题材的印度片

By xrspook @ 9:09:39 归类于: 烂日记

非官方的东西我不会当搬运工的,所以如果只是国内外某些外泄资料,我会当做没看到。即便有些时候,从直觉推断,那些应该是真的,但我觉得只要官方不发布,我就不应该落井下石。虽然我不知道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到底是如何获得信息的。那些偷发海报,偷发预告片的人,和在电影上映之后没几天就在大肆宣传盗版片的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我自己也在看非正常途径获取的片子。因为外国的电影靠国内电影院引进真的一年下来看不到几部,而且即便在中国的电影院播了,播的那些也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在没得选择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但当电影院真的在播的时候,我们又会跳出来的觉得那个翻译不够好,没有我之前看过的那么好,又或者虽然之前我没看过,但我总觉得翻译怪怪的。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之所以能打进中国,要不是因为那部电影在印度的票房实在太好了,是现象级的,但不一定就很精彩,因为印度是个偶像崇拜的国度,所以只要电影主角是某些人,他们的票房通常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这种事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在中国跟路人甲没什么区别。即便是成龙大哥,到了印度,只要他的片子不好看,票房和口碑都会糟糕透顶。如果印度的电影,不是因为里面有大牌明星,那就必须是因为他们有不一般的口碑,才会让他们最终登陆中国市场,但是这种口碑,又不一定是任何题材都行得通的。

昨晚突然收到个消息,说《嗝嗝老师》即将在10月中旬上映。算上《起跑线》,这已经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二部有关教育题材的印度电影。两部电影我都觉得很赞,相比之下,我喜欢《起跑线》多一点,但是,《嗝嗝老师》的剧情更容易挑动人心。《起跑线》的故事让你觉得很打脸,你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你看完电影以后可能还是那么做,因为别人都那么做,你觉得你没得选择。但《嗝嗝老师》不一样,就像《神秘巨星》一样,就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嗝嗝老师》给了你突破常规的勇气。

在我的生命中,我也遇到过类似《嗝嗝老师》的老师,虽然我的老师没有那种天生的生理缺陷,但是她所做的事,跟《嗝嗝老师》一样伟大。她让一个参差不齐,可以说是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学生,认真接受教育,而不是只是在捣乱。在我们班里,老师也的确发现了一个神算子,他的计算速度非常快,而且精准度很高。在别人眼中,他就只是个普通人,但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金子,为了让那个金子能更好地发光,她用尽一切办法。教导主任都没去干的事她去了。她去电脑室把正在打游戏的他们一个个抓回来,而且不是一两次。学校的教学大纲没有要求她那么做,学校发的那份工资也没有要求她必须履行这个职责。她完全是出于她想那个学生走正路,读好书,不要年纪轻轻就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游戏上。至今我仍觉得,好的老师通常都会和学生发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因为我自己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所以看《嗝嗝老师》的某些时候我的眼泪根本完全控制不住。

用最好的资源培养最好的苗子,这当然非常好,但那些不起眼、甚至有缺陷的苗子,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