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26

又一部教育题材的印度片

By xrspook @ 9:09:39 归类于: 烂日记

非官方的东西我不会当搬运工的,所以如果只是国内外某些外泄资料,我会当做没看到。即便有些时候,从直觉推断,那些应该是真的,但我觉得只要官方不发布,我就不应该落井下石。虽然我不知道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到底是如何获得信息的。那些偷发海报,偷发预告片的人,和在电影上映之后没几天就在大肆宣传盗版片的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我自己也在看非正常途径获取的片子。因为外国的电影靠国内电影院引进真的一年下来看不到几部,而且即便在中国的电影院播了,播的那些也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在没得选择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但当电影院真的在播的时候,我们又会跳出来的觉得那个翻译不够好,没有我之前看过的那么好,又或者虽然之前我没看过,但我总觉得翻译怪怪的。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之所以能打进中国,要不是因为那部电影在印度的票房实在太好了,是现象级的,但不一定就很精彩,因为印度是个偶像崇拜的国度,所以只要电影主角是某些人,他们的票房通常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这种事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在中国跟路人甲没什么区别。即便是成龙大哥,到了印度,只要他的片子不好看,票房和口碑都会糟糕透顶。如果印度的电影,不是因为里面有大牌明星,那就必须是因为他们有不一般的口碑,才会让他们最终登陆中国市场,但是这种口碑,又不一定是任何题材都行得通的。

昨晚突然收到个消息,说《嗝嗝老师》即将在10月中旬上映。算上《起跑线》,这已经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二部有关教育题材的印度电影。两部电影我都觉得很赞,相比之下,我喜欢《起跑线》多一点,但是,《嗝嗝老师》的剧情更容易挑动人心。《起跑线》的故事让你觉得很打脸,你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你看完电影以后可能还是那么做,因为别人都那么做,你觉得你没得选择。但《嗝嗝老师》不一样,就像《神秘巨星》一样,就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嗝嗝老师》给了你突破常规的勇气。

在我的生命中,我也遇到过类似《嗝嗝老师》的老师,虽然我的老师没有那种天生的生理缺陷,但是她所做的事,跟《嗝嗝老师》一样伟大。她让一个参差不齐,可以说是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学生,认真接受教育,而不是只是在捣乱。在我们班里,老师也的确发现了一个神算子,他的计算速度非常快,而且精准度很高。在别人眼中,他就只是个普通人,但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金子,为了让那个金子能更好地发光,她用尽一切办法。教导主任都没去干的事她去了。她去电脑室把正在打游戏的他们一个个抓回来,而且不是一两次。学校的教学大纲没有要求她那么做,学校发的那份工资也没有要求她必须履行这个职责。她完全是出于她想那个学生走正路,读好书,不要年纪轻轻就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游戏上。至今我仍觉得,好的老师通常都会和学生发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因为我自己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所以看《嗝嗝老师》的某些时候我的眼泪根本完全控制不住。

用最好的资源培养最好的苗子,这当然非常好,但那些不起眼、甚至有缺陷的苗子,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2018-08
22

电视回忆录

By xrspook @ 9:06:32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的时候,自从家里有了有线电视,我们几乎不看国内电视台,而是从开电视到关电视看的都是香港台。对我来说,看翡翠台或者明珠台的几率比本港台或者国际台多很多。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讨论的几乎都是翡翠台的电视剧或动画片。也大概因为这样,所以我们都有只看翡翠台的癖好,虽然有线电视上可以看的电视台有很多,但实际上我们翻来覆去看的不过那几个而已。那时的有线电视还不是机顶盒时代。电视台有不少,但电视机上就只有那么几个按钮,最多只能把电视机能按的那些都设置好,其它不怎么看的当然也就上不了电视了。那些都是我,小学时候的回忆,到了初中,搬了家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电视机变了,新的电视机能存下更多的电视台,只要能翻得出来的电视机频道都能跳到那个位置。在不知不觉中,我家基本上不再看翡翠台的电视剧。为什么不看,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妈不看了,但是我开始非常迷上明珠台的各类纪录片、美剧以及晚上9:30开始播的大片。对我来说,几乎有这么一个惯性,要看美剧,要看电影,就去明珠台,其实国际台也有,但是我对那个一点都不了解。我甚至不喜欢他们卖广告的风格。

渐渐地,这一切都变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看电视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高中的时候,我已经几乎不看电视,尤其是高三。大学的时候,如果要坚持看电视还是可以的,但我已经彻底没有了那个习惯,身边的同学看日剧看韩剧,那两个东西火得不行,但我选择的是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拉美电视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不在掌控电视机遥控器的时候,我妈开始追国内电视台的电视剧,可能是南方电视台的,也有可能是中央电视台的。

到了现在,我妈会用电脑去搜索电视剧,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看,而家里的电视现在已经基本沦为我用来看纪录片、体育比赛以及新闻的东西。我家里播放时间最长的电视台估计是那几个连在一起的纪录片频道以及凤凰卫视,因为只要我放弃电视机的遥控权,我爸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转到凤凰卫视上。至于看哪个纪录片频道,则完全是看他们在播些什么。因为我妈去看电脑,所以我不在家的时候,电视机是我爸独个霸占的,他有时也会看电影,所以他是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的常客。有时我也会坐在那里一起看,但有些时候,某些电影我真心无法看下去。根本不知道那些电影到底有没有在电影院上映过,即便上映了,那些东西会有票房、会有人去看吗?在我爸心目中,他会觉得既然电视里可以免费看电影,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从前他很疯狂去电影院的时候是因为家里没有那个条件,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对我来说,很长一段时间,电影能看就行了,在哪里看不重要,用什么方式看不重要。但现在我觉得,好片真应该去电影院支持,因为那里的效果要比在家里看很多,而且身边人的反应是电影的彩蛋之一,全场人一起哭一起笑,那种气氛真的很好。唯一不好的只是要感受那些就得额外花钱。

从前的TVB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

2018-07
23

欲罢不能

By xrspook @ 11:32:25 归类于: 烂日记

现在我觉得之所以基础体温正常并不是因为我做了多少剧烈的运动,而是因为我早睡了。没有晨跑之前,早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因为早上要很早起来,所以晚上也就必须很早就睡觉。比如我打算早上5点多就去跑步,所以晚上8点多我就睡觉了。即便不是早上5点多去跑步而是早上6、7点才去,我也通常会在10点之前睡觉。工作日的时候,时间会往后推一点,但是无论如何不会超过10点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早睡跟晚睡基础体温能相差0.3到0.5℃。如果我的基础体温过低,无论如何都难以进入黄体期,也就是大姨妈无论如何都不会来。对我来说,10点半之前睡觉是保险的,11点已经是底线。但是,这种规律我却用了接近15年才确定。所以真不知道如果要让我上夜班或中班,会是什么状况。为什么有些人天生不会受这些影响?而我却会对这个非常敏感呢?其实,回想当年,我还是个小学生、初中生的时候,也没有这个烦恼。虽然我没有熬夜看《鹿鼎记》,但是我有熬夜看《天龙八部》,而且是在很冷的寒假,因为实在欲罢不能。在没搬家之前,我都是坐在书桌旁看武侠小说的。搬家以后,我就转为躺在床上看。无论以什么姿势,肯定是干到半夜一两点的。当时觉得真没什么,虽然家长一直唠叨不让我这么干,我却偏偏要这么干。我总觉得大半夜看出氛围会好一点。难道一个人的熬夜本钱一辈子有一个固定值,当你过早的消耗完了,往后就再也没有了。

周末的两天晚上我都很早就睡觉了,因为没到10点我已经觉得很困,其中一个原因是看的那部电影,我不怎么喜欢,所以越看越困。有些好看的电影,一开始我就完全停不下来,但有些不喜欢的,是怎么看都看不完的节奏。同样会发生的是越看越困,所以一部电影要分好几次才终于看完。这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根本不想给它分配时间。有时候看完一部不怎么好的电影,回过头来会发现可能跟演员没有关系,是那个剧本本来就不靠谱。当然,如果演员的表达好一点,可能效果会没那么糟糕。但一部本来就不咋滴的剧本遇上一些很一般的演员,效果可想而知。回想过去,电影的演员到底是谁我不在乎,都无所谓,不认识的反而更好。因为我看中的是故事本身。当我还是个孩子,我看武侠小说的时候我只注重故事本身。这么多年来,我只看过两个作家的武侠小说,除了金庸以外,我只看过一本温瑞安的《逆水寒》,但是那本书几乎没有让我留下任何印象,现在还唯一记得的是那部小说真的很血腥暴力,要拍出来估计得花非常多的血浆。故事结构、表达方式让我觉得那本小说看得我挺郁闷。不是随便一个写武侠小说的都会名留青史,但金庸他真的是个大师。我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我少年的时候没读过他的小说,往后我的人生、我的写作、我的思维方式会变成怎样。

我的少年、青年期里没有言情小说,也没有青春偶像,只有武侠小说。

2018-06
7

进化出来的认真

By xrspook @ 9:12:27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妈妈总会担心我的学习不够认真,比如说叫我去复习功课,我15分钟就告诉她我搞完了。那15分钟如果是复习语文,我的确把那篇课文看完了一遍,也把之前之后的那篇课文也看完了一遍,仅此而已。数学是几乎不用复习的,除了要迎接奥数的考试。因为奥数平时听课的时候虽然也有听,但肯定不是百分百专注,那也比学校的复杂,所以在考试之前,奥数的资料需要重新琢磨一番。起码要搞清楚每个技巧的思路是怎么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备战奥数的考试有点像备战大学的考试。我也试过不复习就参加奥数考试,结果非常惨烈。最后那一次,我复习好了去考试,结果成绩惊人,居然排名全班前五。那次以后,我总算有点知道,当我认真起来的时候,的确挺可怕。但问题是就学生生涯来说,我知道得太迟了,因为那时我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离小学毕业的考试不远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在其它科目上这么干。

小学就发现了这个,但在我初中高中或大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把认真贯彻到平时的学习中,因为跟小学类似,到期末考试之前才发现得认真,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了。高中的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但是大学的时候,人人都临急抱佛脚。如果平时大家就用考试之前的那种认真去对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大学生,个个都是精英级的科学家。初中的某段时间,我的确认真过。因为莫名其妙就试过一次全级第一,至于全班第一这种事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捍卫这个头衔,我就必须得努力。光是搞定老师教的远远不够,所以我会额外加码。那种事在我小学的时候没干过,在我高中的时候没有时间干。高中的时候我没时间看,但我的同学却有很多时间干,于是他们比我厉害,那实在太正常了。高中的时候,某些同学的天赋确实很高,一些复杂的逻辑题目,他们看一眼就有答案,普通人可能看上几小时都未必整得出来。当时我有这么个疑问,难道教授的孩子跟普通工人的孩子就相差那么远吗?后来,我慢慢觉得,这大概是因为教授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东西跟工人的孩子不太一样吧。在某些领域,的确教授的孩子会有一些很神奇的能力,但在另外场合,可能工人的孩子会靠谱些。

我觉得,认真这种事是在我工作以后、发展兴趣一定时间以后才慢慢成为我特性之一的。小时候我妈总是担心我不够认真,现在她是担心我做什么都过于认真了。比如说运动的时候过于拼命,于是就会造成各种负面的东西,比如说伤病。她担心我篮球练习的时候太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而那些伤害会陪伴我一辈子,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拼是一种寻求刺激,如果不竭尽全力,过后我会很后悔。至于过度的认真造成的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但相比于那些兴奋感,我宁愿伤害也一起过来,毕竟伤害这种事虽然不怎么好,但总会有解决办法。不断地遇到,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解决问题,人才会成长。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过一生,我觉得挺没意思。

趁着我还年轻,让我去疯吧。

2018-05
29

相当失望

By xrspook @ 8:41:27 归类于: 烂日记

单位的人雷声大雨点小到了简直让人觉得可笑的程度,让我觉得非常发指。上周才叫教练过来训练了两天,然后这周开始就说因为赤湾边要训练,所以我们改为只有周四教练过来,周二是我们自己练,这分明就是扯淡了。从钱的角度考虑,这等于是少出了一半的教练费用,效果相当显著。但我们自己能训练出些什么来呢?很实在,我不相信单位的那些人,尤其是男的,没有一个可以让我信任,因为从一开始我已经深知他们的执行力非常有限,而他们的毅力比他们的执行力还要糟糕。一开始领导说一周训练一次肯定不行,至少两次甚至三次,当时我就一口回应说三次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两次,到底能坚持多少回也很难说,能坚持一个月也非常不容易,结果呢,居然是一周。这一周里面第二次比第一次少了多少人,也是很让人呵呵呵的。这帮还算是男人吗?男孩也算不上,因为如果是男孩,肯定被父母逼迫着一定得去,但是这帮任性到了极点的人,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赢了输了都无所谓,反正地球上就他们最厉害。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他们会让我很失望,但现在看来,给他们的评价应该是相当失望。

昨天我跟财务科长说起前两天为什么要找她问发票的事情,当时我在迪卡侬买篮球鞋,显然要预先开着发票,因为到最后,单位那些人肯定又是会买不到我尺码的篮球鞋,这种事情,八年前已经发生过一次。一开始他们觉得买篮球鞋是相当简单的事,只要选好款式就行,但后来才发现原来根本就没有女生需要的那种尺码。于是他们就随便买了两双跑鞋回来。这到底是什么鬼?跑鞋跟篮球鞋是两回事,即便是凑数也不要这样凑啊,我宁愿他们买两双回力的篮球鞋回来。让我觉得很搞笑的是昨天我跟财务科长说起这件事,然后她问我之前有没有跟他们商量过,然后我跟她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会买不到女生合脚的球鞋,而女生合脚的球鞋要不你就买童装,要不你就得买很贵的。童装的球鞋,通常是200块钱以内,成人恰当尺码的如果不是高仿的,要四位数以上。然后财务科长问我,那你有问过他们预算是多少吗?我当时真的觉得很搞笑,你是财务科哦,你都没有跟领导商量预算是什么你问我知不知道他们的预算是多少?预算多少这种事,是领导拍板的,是财务科长拍板的,不是一个所谓篮球队长自己说了算的。可以确定的是总公司要求的篮球队一共十个人,每个人的预算,不会超过500软妹币,甚至是300。300块钱你可以有什么作为呢?我用了其中的199块钱买了一双很低端的童装篮球鞋,这又怎么样呢?难道他们的预算是每人一百块钱,用二三十块钱买一套衣服,然后用余下的钱买一双回力。如果要抠门的话,这样绝对可以。但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男的没有一个人会穿回力上场,肯定都是穿自己的鞋。财务科长也问我,有没有跟另外一个女的商量好穿一样的鞋,真搞笑,她的尺码跟我不一样。如果她真的要穿38码半的耐克的话,她可以穿男装的39码,也就是最小尺码的篮球鞋,但我穿的耐克是37码半,我只能用童装的篮球鞋。如果强行用男装,最小的篮球鞋比我需要的大1.5码。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等于在合适的鞋码基础上,鞋子多空出来一厘米以上的空间,这显然是扯淡!两个女生的脚大小不一,怎么可能商量好穿一样的鞋呢?!如果要穿一样的鞋,我们得买情侣装篮球鞋。不得不说,篮球是一个很性别歧视的体育项目,因为其它体育项目你几乎不会找不到合适尺码的女装鞋,跑步也好各种小球也好,你都能找到,但偏偏篮球是例外,因为他默认看玩这项运动的女生都很高大,有39码的需求非常正常。我也是这么觉得,我之所以现在不正常是因为总公司举办了一个很扯淡的活动。单位也是扯淡的,要一个身高是非主流的人去参加,而且还默认这很理所当然。为什么非得穿篮球鞋而不是跑鞋去打篮球呢?因为篮球需要快速的转向,跑鞋的抓地力非常好,但显然那不是为你左右快速转向设计的。另外一个,因为经常需要变向,所以篮球对脚踝的压力大,所以篮球鞋通常都是高帮设计,但是跑鞋几乎一律都是低帮。这两点决定了在不同的场合就得穿适合的鞋。没有痛过的人不会明白到因为急停和转向而导致的脚趾水泡是什么感觉。现在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初中的时候班里的男生打完一场班级篮球比赛后跑动最多的绝对主力脚底N多水泡,因为他买不起恰当的篮球鞋袜,当时他也不知道篮球鞋除了炫酷以外还有很实在的保护功能。

没有球,没有鞋,没有球场,外加没有训练,你们到底想怎么着?!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