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
23

《罗摩衍那》终于到了

By xrspook @ 19:17:3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的《罗摩衍那》终于到货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昨天我把天猫上的那一笔提交了退款,然后在京东上重新买。天猫的那一笔是我过年前下单的,准确来说是1月16号。直到昨天,我已经催促过人工客服超过5次,按订单上的提醒发货无数次,系统催促每次都无果,人工客服每次都告诉我没有接到库房那边的发货通知。昨天我看到京东上这套书有每满100-50的优惠以后立马心动了。因为这套书的书面定价是598元,按照京东的规则,我只要凑够600块,几乎等于这套书我能打个五折。价格几乎和天猫的价格持平了。所以昨天我把天猫的客服骂了一顿,然后跟他们说,如果不发货退款。按了退款以后,几分钟之内他们就成功退款了,显然之所以这样,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发货,所以一直拖着不处理,为的就是让客户忍无可忍然后自行退款。就当时的价格来说,那家店这个版本的《罗摩衍那》是全网最低的。大概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不划算,别人比他们赚多很多,所以心里不平衡,而且库房的确也没有货了,所以直接用这种拖字诀。

在天猫上的那套书一直不发货的时候,我也一直有去其它店观望,让我觉得很惊讶的是京东的自营店一直都把这套定价598的书卖568,而其他店的定价通常400不到,这样的价格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原来好戏在后头。对我来说,我需要凑的价格是32元,在那一批参加活动的书里,显然挑一本32元的书我最划算,但是因为那些书太多,让人眼花缭乱,而当时已经是傍晚快要搭别人顺风车走的时候,我没那么多时间。所以最终我选了一本33块4的《岛上书店》。最终我的结算价格是三百零一块四毛,在给钱的那个步骤里,我发现自己原来有一分钱的钢崩,我可以用钢崩和银行卡混合付款,另一方面,京东白条那里显示如果我开通使用白条,可以再减去35元。那个时候我没很多时间考虑,我知道京东白条是什么东西,以前我一直没想过要使用它,但这一次,为了达到最终天猫的那个优惠力度,我开通使用了京东白条,所以最终我的结算价格是266.4元。从大数上算,只比天猫的259元,少了7块钱,但我又多了一本书。天猫会一直不发货,但我买的这两本书都是京东自营的,都是许诺第二天就能送到,而确京东也做到了。一直以来,京东售卖图书的品相都不怎么样,原因是他们通常都只是把书装进袋子里,但经过暴力的装卸以后,通常送达时书都不成模样,但这一次,他们居然把我买的一套书和一本书装到了比较结实的纸皮箱里,虽然昨晚和今天下雨,但箱子只是外部湿了一点点。这260多块钱的书非常有份量。

最终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我都凑齐了。《摩诃婆罗多》是精装版的,用的是16开;《罗摩衍那》是平装版的,用的是32开。就文字的版式来说,《摩诃婆罗多》很多都不是用诗词的方式,但实际上阅读起来有点不顺畅;《罗摩衍那》就版式来说全部都是诗词,但实际上通俗易懂。从书本的体积来说,我觉得《罗摩衍那》应该没比《摩诃婆罗多》少多少,但实际上我知道内容肯定短很多。《罗摩衍那》是季羡林先生一个人翻译的,但《摩诃婆罗多》汇集了多个译者十多年的心血才终于弄出来。纸质书(但在纸质书之前我已经买了《罗摩衍那》的kindle电子版,《罗摩衍那》没出电子版)我先买《罗摩衍那》再买《摩诃婆罗多》,但实际上,到货时间却相反。如果有人要尝试读这两套巨著,我会建议他们先读《罗摩衍那》,因为季老先生的翻译会让你读得舒服些,而不会一开始就被非常大量的人名搞得糊涂。《摩诃婆罗多》的注释里没有梵文名字,但《罗摩衍那》有,这也是我推荐大家先读《罗摩衍那》的原因。《摩诃婆罗多》里面的人物出现的时候可能有多个中文名字,这一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书里的这个名字在其它翻译版本里又可能是另外一个形式,只看到了中文名,没看到梵文,会让你接触其它版本的时候迷茫。既然他们把这套书翻译出来了,为什么不整理一个中文译名和梵文名字的对照表呢?

如果神经的话,我在一年之内就可以把这两套书都看完,但如果兴趣消失,这两套书可能我这辈子都看不完。

2019-02
9

开看《摩诃婆罗多》

By xrspook @ 19:17:05 归类于: 烂日记

终于开始看《摩诃婆罗多》,我首先做的是从书柜里拿出第一册,然后把包装膜撕掉,接着就开始把那一册作是枕边书,但问题是这本书真的太大太厚了,要躺着拿好几乎不可能,于是我只能把手放在床头柜上,制造一些角度,但即便这样,阅读的还是挺困难。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读过这么厚的书,那是爸爸买回来盗版的《金庸全集》。过去二十年,我再没有读过这么重这么厚的书。通常这种书是字典,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查阅的。在我开读这本史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形式的,可能是诗词,也可能是散文,也可能是其它叙述形式。晚上睡觉的之前的十来分钟翻看,已经让我打消了拿纸质书看完的念头了,所以实际上现在我是用小米平板1上的kindle阅读的。我买kindle电子版的时候才110多元,现在已经涨价到了300多。鬼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把纸质书都搞成精装版。他们可以把六大册的书分成60小册的平装版嘛。还记得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金庸的小说出过口袋装。当年我买下的就是口袋装的《天龙八部》和《鹿鼎记》。现在那些人的思维方法都是一个模式,有可能先出平装版,然后精装版,有些甚至根本一出就是精装版。书本来就厚,再加上厚厚的树皮,让你躺着阅读无可奈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书很厚,外面没有硬纸皮保护,书翻着翻着可能就会烂了。但这样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难道这么重的书就意味着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要像个非常正经的小学生上课那样吗?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阅读的,现在我还没研究出来,因为过去20多年我选择的方式都是躺着。在我躺着读小说之前,我就已经是个近视,躺着以后近视没有太大的加深。眼睛的确有变坏,那是因为灯光和目光比较昏暗歪斜,所以后来我有了散光。散光有没有继续加深这个我就不知到了,但近视显然是没有的。

回到《摩诃婆罗多》这本书,我看了一天多一点,大概几个小时,但我仅仅看完了正文前的一些译者介绍。一开始是金克木先生的译者序,那个还比较短小,因为金先生说书不应该由他去介绍,而应该让读者自己去感知,我非常认同他的看法。接着就到了黄宝生,黄宝生基本可以说是这套《摩诃婆罗多》翻译的总协调人,当然,他也亲自翻译了其中的好些部分。黄宝生写了前言以及导言,赵国华写了内容提要。除了前言、内容提要以及导言以外,还有主要的人物和婆罗多族谱系。因为我是个搞统计的人,当年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就要用Visio画过一个人物关系图,所以当他们把主要人物和谱系以文字的方式表述的时候,其实我就很想把那个化作一个Visio的思维导图。如果用思维导图表达,查阅的时候会方便很多。但或许《摩诃婆罗多》的思维导图不需要我亲自动手,估计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做过这种事了。我觉得内容提要和导言其实差不多,但内容提要是针对整套《摩诃婆罗多》的,而导言只是针对这一册书。把《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提要看完基本就知道这本书主体线索讲的是什么故事,但那里说的只是主体故事,一些分支出去的一点都没有提到。内容提要和导言里,名字出现时并没有顺带把他们的音译名字也放出来。所以我不知道原来某个名字就是我一直熟知的另外一个,比如在《摩诃婆罗多》这套书里,毗湿奴化身的名字是黑天,而另外一些翻译里,按照音译,那个角色称作奎师那。黑天和奎师那从汉语角度来说,显然相差很远,如果知道奎师这这个词的意思,明白黑色与他相关,当然顺理成章,但是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黑天这个词,你无论如何料想不出原来他的音译是那个模样。不知道音译是什么,当我去翻查某些外国资料的时候就会非常碰壁,会出现一种我明明知道其中的故事和人物,但是我看到外国名字的时候却会感到完全陌生。不知道译者们在正文或者附录里面有没有列出中文翻译名字和英文音译的单词。

中文版的《摩诃婆罗多》是由很多人合作翻译出来的,希望他们的翻译风格不会相差太远。

2019-02
7

或许这叫叛逆

By xrspook @ 17:37:4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泪点很低的人,因为对别人来说可能没什么的东西,我会哭的一塌糊涂。记得第一次看《迷思印度:七座圣城和她们的神话故事》的时候,最后一个故事我哭得一塌糊涂。今天第二次看,我依旧哭得一塌糊涂,倒不是因为里面某个人或者神的角色,而是因为,里面说到的汪星人。最后那个故事,总的来说,讲到了两波汪星人,一个是《摩诃婆罗多》里,般度五子升仙过程中的老狗。般度五子最后只有大哥走到了天界。他的兄弟都已经在路上去世了,跟随他的就唯有一条老狗。但是因陀罗说人可以升仙,但狗不行,所以老大决定不升仙了,要和老狗一起返回人间。至于另外一个故事,则是作者在德里居住时,和街边的流浪狗的故事。虽然那是只流浪狗,但是那只狗在他身上,他在那只狗身上灌注过感情,所以就像《小王子》里狐狸描述小王子和玫瑰的关系那样。在读《摩诃婆罗多。的故事的时候,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看后面作者的故事的时候,更加是完全停不下来。我不知道要把这本书看多少遍,到那个情节的时候我才会不哭,又或者,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最著名的两部史诗,我是先买《罗摩衍那》的纸质版,但到现在书还没送到家,春节过后我得继续催他们的客服。至于《摩诃婆罗多》,理论上现在我已经可以开始看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打开那个包装的勇气。《摩诃婆罗多》那套书一共有六本,每本都很大,像字典一样厚。我不知道里面的故事以什么方式呈现,据说是诗句,如果是那样的话,读起来就很费神。之前我一直没有读过大部头的诗词散文之类的东西。让我读得最早迷的永远都只是长篇的小说。长篇小说一直以来是我的枕边书。我简直不知道如何以坐着的姿势去读那些东西。我读过杂文集,但我从来没有读过散文集。《迷思印度》作者说过一句话,他说他的老师说,中国读过《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非专业人士不会超过十个,而读通了这两套史诗的人算上专业人士也不会超过十个。于是我可以很大胆地推测,家里摆了这两套史诗的人全中国不会超过100个。在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自己会居然会是其中的一员。我连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没有读过,更加完全不了解中国的神话故事,为什么居然会对印度的史诗感兴趣呢?太匪夷所思了。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别人谈起中国的名著,大家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四大名著。我看过其中一些的某些部分,但却没有把全书看完。四大名著我只看过《水浒传》的一点点,大概只看了一章,甚至连一章都没看完。如果现在你让我去看,或许我只去看《红楼梦》,但现在我还没有要看那个书的冲动。爸爸的书柜里四大名著都有,而且有一些还不只有一个版本,但那些我都从没拿出来过。我自己收集回来了两个中文版的《百年孤独》,我合计看了五遍以上。有时我觉得自己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但其实,或者我只是在叛逆。当爸妈兴高采烈地谈着他们以前读的那些欧洲名著的时候,我一丁点都不感冒。

我不要被成为别人的第二,但要完全靠自己去探寻所有,这非常花时间。

2019-02
3

一看再看

By xrspook @ 10:49:0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把一本书不断地看好几遍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而且,那还不是一本技术类的书,而是一本故事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本故事书里面的专有名词实在太多了,而那些名词所代表的意思又有很多很多故事,在没有清楚那些故事之前,我没办法记住那些名字。但显然,要把那些故事都理解透,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把那本书看了1.5次以上。估计要把里面的名字以及详细说出来的故事都记住,我得把这本书看三遍,甚至以上。

之所以要把这本书一看再看,其中一个原因是里面说到的不只是叙述的故事,还包括一些哲学的含义。简单的故事看一遍就会记住,如果记不住,那么那个故事肯定是不怎么吸引我的,也没什么所谓,但是,如果故事与故事之间夹杂着一些哲学的东西,显然要理解吃透就不那么容易。

在看过两本知乎一小时的印度神话以后,我觉得印度神话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神秘、很神经、也很神奇。

神秘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我去了解,在知道那些东西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印度故事不只是与印度相关,可能说的是印度教,也有可能夹杂着穆斯林和佛教。所以,当我在印度神话故事里看过因陀罗以后,然后又在一个金庸《天龙八部》评论文章里看到因陀罗,我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虽然二者都谈到了因陀罗,但显然,印度教里的因陀罗跟佛教里面的因陀罗有很大区别。虽然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因陀罗可以说都是一个悲情的存在。一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厉害,简直就是战神的模式,但是在谈恋爱的时候,二者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让我真的有点理解到因陀罗是什么存在,是在我看到那个评论文章把萧峰比作因陀罗以后。幸好我少年时代读《天龙八部》的时候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不过,现在当我有点明白以后,我觉得金庸实在太厉害了,他的各种造诣真的到了深不可测的地步。显然,在我读那些评论文章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些。其实这些不知道也无所谓,因为我觉得要了解一个作家,不应该看别人怎么看待他,而应该从他的作品出发,用自己的心去理解。

回到印度神话的话题上,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印度的神非常迷糊,搞不清他们谁是谁。虽然现在我已经看过两本一小时的知乎,但对他们的了解,我觉得自己还没算入门了。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湿婆以及毗湿奴,如果把这三个神放在一起,给个图我去辨认,我可能也猜不对。因为他们的化身太多,本尊只有一个但是化身无数多。印度神话的很多东西都是哲学层面的,而那些又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有点区别。虽然哲学是对现实的高度提炼,可以用在任何领域,但我觉得印度神话里的哲学更多是人性层次的探寻。至于为什么他们的学者会想出这么些东西,真的让我感到非常神奇。

之前我说过,我觉得印度神话也很神经,是因为他们的神话作品里有很多荒诞的成分。作为一个局外人,我觉得那完全是无理的,但是他们却觉得那些东西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他们的神话故事一方面会让你觉得有满满的道理,但另一方面会让你觉得简直乱来。明白了这个以后,我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印度的电影可以把神奇和神经结合得那么自如。因为他们的确就生活在那种让外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环境之中,他们一直都浸润在那里。

我觉得了解印度神话是个无穷尽的活儿。

2019-01
1

死磕

By xrspook @ 21:33:00 归类于: 烂日记

天气冷了,觉得如果继续还在用平时的那种塑料运动水瓶,水很快就凉了,热水倒进去可以喝到完全凉掉只需要不到15分钟。所以昨晚我去看保温瓶,先在在淘宝上看,觉得天猫国际直营的已经很便宜,但是,在给钱之前,我还是去了一下亚马逊中国,结果实在让人很惊讶,因为比天猫国际直营的还要便宜30块钱!不知道为什么亚马逊自营的东西居然可以这么便宜?!

买完保温瓶以后,我又顺路去看了一下kindle的电子书。我入手了一套印度的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那套书一共六本,中国人花了17年的时间才全部翻译了出来。现在世界上只有三种语言的版本,很多国家的人都是翻译到一半就觉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那套书kindle的价格是117.99元,纸质书的价格是700元。显然这套书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翻版的,因为受众很少。之所以要买这套书,是因为印度的宗教实在实在太严重,无论你怎么逃避,他们的电影里总会有相关的东西。只有我真的了解了那些故事,往后我翻译时遇到的时候,才不会那么彷徨。我应该做到看到那个情节,我就要能说出那个故事。虽然,这实在太难了。如果我真的能做到那样,估计我可以去大学给他们开一门这套书的课程。我之所以觉得非如此不可,是因为我觉得米叔下一步就要把这套书拍成电影了,至于怎么个拍法,要以什么形式,很难说。但无论怎么样,在那之前我必须得先了解这个经典史诗。

昨天晚上,在开始上这个大部头之前,我先看一下知乎一小时阅读里某本介绍印度七个神的故事。虽然作者已经用很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那些神,但实际上,因为里面的角色太多,我总会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大概这个时候,如果除了那个神的名字,还有他相关的画像之类,会好理解一点。所以是不是在读那些东西的时候我要顺便拿一本什么画册之类的一起学习呢。

一直以来,印度和中国都被称作是文明古国。我觉得,印度那边好像流传下来的东西里面,说神的比说人的还要多。虽然神其实也是人的化身。中国的史料里,也记载了很多神,但我觉得我们记录人的要比神的多,而且从我们很小开始,我们就知道神是一些飘渺的东西,都比较离奇,都是不现实的,是糊弄人的。我们会烧香拜佛,无论是神还是人,只要那是好东西,我们都会拜他。祭拜就只是一个手续,起码对我来说,那就只是一个仪式,我并不是成心尊敬他崇拜他要向他学习,要把他什么东西继承下去,又或者是希望他能保佑我些什么。在中国的故事里,神虽然能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但通常很会在一部作品里,某个神非常厉害,到了第二部作品,他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甚至是被万人唾骂。但是这种事,在印度的神话里却经常会出现,哪怕你曾经是牛逼到极点那个。于是,如果你不清楚整个过程,或许你就会对他们的神有一些偏颇的理解了。虽然他们的神貌似搞得很逻辑错乱,但必须承认他们神话里蕴含的那些哲理的确很够意思。作为一个旁观者,大概我只能实行拿来主义了。

神也好人也好鬼也好,反正这一次,我要挑战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