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
19

我想看书

By xrspook @ 11:40:04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阅读的时间就变得很零碎。比如我把马尔克斯的《回到种子里去》放在宿舍书桌上的隔板之上,什么时候我会拿出那本书看一下呢?通常是晚上洗完澡,坐在那里等待单位业务结束的时候,但实际上那个时间段我的心没办法完全在书本上,因为不时我就得刷新一下系统,看一下数据有没有变化,如果结束了我就赶紧把我的东西也搞完,结束工作。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看那本纸质书的时候我是见缝插针。为什么玩起消消乐我会一两个小时丢进去,完全停不下来,每个星期都有那么一两回,但是看书的时候却这样呢?其实我也很烦恼我自己,如果能把用在消消乐上面的时间用在看书上,一年下来估计我可以消灭很多书。但是有些时候我会主动玩消消乐,但是却完全没想过拿那些时间看书。所以简单来说,那本纸质书只是我在等待的时候不想看手机,所以拿出来填补一下空虚的。如果单位的网速好的话,估计我会用浏览网页取代,那问题是那个时候单位的网速通常都很糟糕,糟糕到打开个视频都会卡在那里完全动不了,所以要用那零碎的时间看个几分钟的视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通常如果我是在干活的话,我会远程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但问题是办公室跟宿舍的网络是分开的,办公室的那台电脑被限定了速度。本来办公区那边的网络就不快,被限定了速度以后就更加糟糕,所以如果我用那个网络看视频,尤其是在晚上11点左右的话就更加难。用宿舍这边的网络或许还可以把视频刷开,虽然过上一段时间得缓冲一下,用办公室那边的网络,会直接卡在那里,从一开始就在那里转圈圈,没有结果。如果我用宿舍这边的网络看的话,要我刷新办公室那台电脑的数据还真不方便。所以与其这么折腾,干脆用一些不需要网络的方式去填补那个时间好了。

以前我从来不会这样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什么时候睡觉完全由我说了算,所以当我决定要在10点上床,9点30我就会刹车。10点上床,我的计划是可以看书到10点30,但实际上我就可以看到10点30又或者10点45甚至11点,这些时间都是我说了算。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不会有人打扰,但现在因为被单位这个作业捆绑住,我的时间,应该准确来说我的结束时间已经完全不由得我去控制。因为总想快点结束,所以连我自己的看书时间被砍得非常零碎。或许如果我不是那个那么心急的人的话,我可以直接不管,直接看书看到11点,然后再开始搞单位余下的东西。这样的话我就不需要一直刷新,我只需要到点再开始做,这样通常可以一气呵成,但缺点是可能得延后30分钟甚至45分钟才可以睡觉。我不想这样。与其说是把人别人把我逼死了,不如说是我自己逼得自己很被动。如果某一天单位的业务居然能在10点之前结束,我会觉得这绝对是个恩典。如果在下午5点的时候就结束了,这简直是个奇迹,但这些这么好的事情,我从来都不敢奢望。

综上所述,我想规律地划出一片时间让自己好好看书也变得不容易了。

2022-09
14

有天才的怪

By xrspook @ 8:53:52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是那种正在看什么,不自觉之间就会模仿什么的人,比如说近期我脑子里只有麦家的小说,所以当我写自己的blog的时候,也不自觉的会用上那种风格,我也说不准那是不是麦家的风格,反正就是某种思维模式或者表达方式,不自觉之中就会用上了那种套路。所以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当我读的书比较多的时候,无论是写东西还是说话,感觉都会有底气一点,当我长时间不进行阅读,无论是写还是说我都会觉得有难度。这种难度还不仅仅是内容匮乏,还包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用什么方式反映出来,虽然说这个东西理论上在非正式场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条件反射,只是个人风格的表现,但实际上有时候你越不写越不说,你就越不会写和说。估计我爸就是那么一种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说话,所以当他开口说话的时候,那种感觉怪怪的。我一定程度上也有这种毛病,所以有人会觉得我开口就会把他们得罪了。但是有种情况例外,当我完全专注在某个问题上,而那又是一个专业的问题,在那种场合我是不会犯错的,别人也不会觉得我故意刁难他们。越是普通无所谓的场合对我来说越容易出毛病。

连续看麦家的小说,天才是无论如何跑不掉的主题。《解密》、《暗算》和《风声》里都有个天才。或者那些神乎其神的人,必须只能是天才。我比较奇葩,我先看的是《风声》,然后才到《解密》和《暗算》。《解密》的天才,那实在太厉害了。现在《暗算》我只看到瞎子阿炳的故事,阿炳的天才跟《解密》的天才个人感觉差别不是太明显,但是李玲玉的天才跟这两个的天才却有明显的区别。显然女天才更全面,虽然拿天才部分直接相比较,她比不上金珍或者阿炳。因为一直在说天才的故事,一直都在说匪夷所思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之中,你就会拿自己跟他们比。显然我毫无天才的能力,跟天才完全沾不上边。但是天才的怪异性格,我感觉自己倒是有一些。我完全明白,作者一次又一次说,天才是在某一方面钻得很深很细,把自己拉得很长,硬度很大,但问题是几乎没有柔韧性,所以一碰就会碎。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是那种死钻的人,但是钻的程度跟天才不是一个等级的。天才遇到一个问题会非常着迷。然后用一些普通人根本想不到的方式克服困难,对普通人来说就只是在用套路。我是那种既要学习套路,但是又会遵循自己感觉的人,所以可能有时直接套用某些方式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但是我却要自己琢磨一番。在高手面前,在套路大师面前,我这叫做多余,但是我觉得在那些东西上面纠结,一定程度上是我的快乐源泉。我跟天才唯一类似的就是我的EQ,貌似也有点问题。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只想自己解决,而不是找别人去帮我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别人也做不了,所以只能我自己来。对天才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我这个普通人来说,这种做法有点执拗。如果我身边都是高手,显然我不需要这般,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身边都没有高手,所以我只能成为自己的高手。

至今我依旧觉得,自己应该是躲在实验室里死钻的科学家。

2022-08
9

这个风声和那个风声

By xrspook @ 16:37:53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很多天的晚上,我都在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所以每天醒来的时候总感觉很累,总感觉睡不够。同时我也有点上火的感觉,但是从体重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所以这是意味着姨妈要来吗?还是只是说前段时间太阳晒得太多,人真的有点上火?

周六整完那个Laal Singh Chaddha的音乐合集以后,好像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努力的资源了。每天都是发一些组图以及一些段子,让大家赶紧去买票。买票这种事与我们无关,那些段子对我们来说也无所谓,所以我的活儿算是完了。但还有三天时间,谁知道最后他们还会放出些什么大招呢。虽然理论上音乐合集就是最后的大招。但我总感觉他们放的幕后花絮里一些比较温馨又或者比较核心的部分没有放出来。他们打算在电影上映了之后又或者下映之后再放出来吗?可以肯定的是剧透这东西做得越多,大家买票的热情就越低。虽然我感觉在印度或许有些例外,因为他们的偶像崇拜真的挺严重。他们对神很崇拜,对人也很崇拜,而且崇拜的那个程度是让你觉得有点难以理解的,起码对中国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

周日的晚上我居然可以看书,可以继续看《风声》。随着看剧情的深入,我越发觉得《风声》这本书跟同名改编的那部电视剧剧情有非常大的出入。相比之下,书本好像反倒写得有点粗糙,电视剧扩充或者又重新编撰了不少细节。所以相对而言,就人物塑造来说,我更喜欢电视剧的那个版本,但是小说读起来会有另外一种味道。之前我没看过麦家的小说。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作家挺搞怪,因为他敢用一些我在其他它方从来没有见过的表达方式。原来写小说可以写得如此通俗!除了通俗以外,里面全部都是逻辑套套,你甚至会觉得这个应该不是一个读文科的人写的小说,这可能是一个理科生或者工科生写的解题思路。小说里居然连方程式都会出现,这实在让我挺震惊。相比而言,在描述某些场景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是否有些坦荡荡,有些简单粗暴。在我看过的文学作品里,从来没见过如此直接描述某些场景的。相较而言,电视剧艺术修饰了很多,也少了很多残忍的部分。因为我是看完电视剧又或者说电视剧看得残缺不全,然后去看小说的,所以每个角色其实我已经自动带入了电视剧里的那个形象。很多国产的电视剧,尤其是那些偶像型的,通常都化妆或者滤镜到我觉得不可接受。但是这部《风声》的电视剧我觉得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角色表演,都挺够意思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找同名的这部小说看。为什么小说和电视剧的出入会那么大呢?从前我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翡翠台拍的电视剧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那么迷翡翠台的电视剧真的是很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的编剧和导演都很够意思。虽然以现在的观点看来,当年的特效外景之类的真的是弱爆了,但是即便是现在把当年他们导演和编剧改编的东西拿出来,只要演员合适,同样可以拍一部好戏。我已经很久都不看翡翠台的电视剧了,大概从我读高中开始就再也没看过。一开始是因为没时间,后来是因为再也没有那个习惯了,但如果你让我重温儿时的经典,我会去。

小说这东西,我是真喜欢的,主要上瘾了就停不下来。

2022-06
5

搬书回家

By xrspook @ 11:09:24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周回家的时候,我把15公斤的金庸全集全部带上了,那刚好是一箱书,外面是一个官方自带的箱子,也就只有在箱子外面才能展示出这套书的全部信息:2020年版广州朗声的金庸全集,定价为1280元。15公斤这个重量,如果是一包米,对我来说,扛回家还是可以的,如果那是两个哑铃,更加是一点问题没有,但问题是那可是一箱书,而且用的是超轻纸,所以重量摆在那里,体积也摆在那里。那箱书的宽度比我的肩膀还要宽,所以当我双手托底抱着的时候,我的双臂不得不一直被箱子的棱角顶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可能搬太长的距离,所以在我回家之前,我就已经预先叫我妈拉个拖车到车站等我。

如果回家的时候我还得从南岸下车,然后走15~10分钟到地铁站,我肯定搞不定,所以我只能搭同事的车到一个公交车站,在那里直接上公交车回家。这周回家的时候除了一箱金庸全集,我的背包里还有一个笔记本电脑,一本插画版的《百年孤独》,一本新版的《族长的秋天》以及一本《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所以跟平时比起来,其实我背包的重量也不轻。胸前抱着一箱书,后背又背着好几本。我明明可以不一次性这么干,我可以分开,比如说这周我先搬一箱书,下一周再把余下那几本带回去,但我偏不这样,我非得一次性要搞完。我觉得胸前那箱书才是重点,所以当我抱着那箱的时候,背上的重量已经没有太大感觉了,大概也正是因为我前面一箱后面一堆才会让我觉得比较平衡,否则的话只有单向,我的身体就不得不前倾或后倾了。

虽然天气预报说近段时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下雨,而且会下得很凶,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的车到达广州,就看到天色暗了下来了,同事说天河那边已经在下雨,而且下得很大。我们一路向西开天色越来越暗,还没到达三溪就开始泼水般的雨。当时我们正塞在路上,天气预报说大概得下30分钟。广州的这种夏天我实在太了解了,这种狂暴的雨不可能下很长时间,因为根本没那么多的水气。又或者说其实有可能连续下,甚至下上个好几个小时,但那种雨不是在现在这个时候下。超级台风来袭的时候才会有。现在的雨有可能下比较长时间,比如说接近一个小时,但不可能一直都是大雨。顶多下个15~20分钟就会转小,然后慢慢停。到我平时下车的地方,虽然雨已经是若有若无的样子,但问题是前段时间实在下的得凶了,所以路面积水。在我平时下车的地方,马路上的水有几米宽,深度超过了脚背,显然我的同事很难把车停到人行路边上让我下车,但如果不那样的话,我也不可能淌水过去,所以只能再向前开一点。明明那个下车点离我可以上车的公交站,这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但是因为地上的水坑,所以我觉得那段路走得特别费劲。很难的还有我下车的时候,如果那是一辆公交车,我直接跳过去就可以了,但小车不行。我只能我先下车,站在人行道以后,然后再把书搬过去。同事只能尽量的把书推给我,但是从人行道到车的后座。15公斤的东西从不得不把手伸直才能够到。这个操作实在太难了,但幸好最终我还是成功了,虽然很狼狈,虽然很辛苦。如果书上有捆着绳子之类的东西,估计我有个抓手,但是因为怕下雨,在下车之前我在箱子外面套了一个防水的罩子,这就让箱子更加的滑溜。经过了一路折腾,当我妈在车站接上了我的那箱书的时候,这个战斗总算是几乎结束了。最后的困难是我要把书扛上没有电梯的6楼。这的确不容易,但总的感觉不算非常的糟糕。虽然上楼的速度不快,但是上去以后还是有点心跳加速。那我觉得还可以,因为左大腿没有明显地感觉到很不适。拿着那么多的东西上之前好几天都没有一次性上过的6层楼,我的左大腿既然感觉还行。这让我觉得很感恩了。

有些人的家里可能没几本书,但是我觉得我的家里估计得预留好几堵墙,全是书柜。但我接受不了完全镂空的设计,因为我是个讨厌搞卫生的人。所以那些书柜必须是可以覆盖的,且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如果是从前,可能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用玻璃。但估计现在又或者未来会有更好的代替。

书柜的不足,大大地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2022-05
18

不是在动就是在读

By xrspook @ 9:01:21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我都去亚马逊中国看一下有什么kindle特价书,那成了我的习惯。因为每天他们都有好几款特价书,相对于原价来说那个价格非常划算。每天特价书的品种都不一样,所以你实在说不准什么时候会遇到你喜欢的。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遇到某些你想看的书,你根本不会在乎它的价格是多少。如果那本书是有很多个版本的话,或许你还可以挑一下版社、译者或者语言,但绝大多数时候你要看的那个书可能就只有一个版本。以前要我看完一本电子书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我不需要考虑什么时候买下一本书,但现在我发现只要我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如果那本书不是很厚的话,一周到两周时间我就可以看完。为了一本以后还有下一本,有规律地物色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实际上我存下来的电子书还有很多,但那些书可能只是当初我觉得便宜得太过分,所以就囤下来,有免费的,也有只需9毛9的。

对上一次看《摩诃婆罗多》我已经彻底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我也不记得到底当初是被什么东西打断没继续看下去。如果要重新拾起那个故事,我又得从头开始。《摩诃婆罗多》一共有6大本,那时我已经看到第3本了,要决定从头开始真的不容易,但也只能这样了。为什么当年我看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的时候就从来没有遇到过中断这种事呢?可以肯定的是,当我再次开始看《摩诃婆罗多》之后,我不会再让中断这种事情发生。

前段时间我看书的习惯有点特别,宿舍的kindle一代我看的是《天生就会跑》,办公室的kindle二代我看的是《王小波全集》,宿舍那本纸质书我看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三本书同时开始看,这有点变态,进度最慢的是王小波的书,但是虽然进度慢到不至于看不下去,但因为是杂文,每篇文章都是独立的,所以中断也无所谓。让我看得最欲罢不能的是《天生就会跑》。所以《天生就会跑》是我到现在为止唯一看完的书,王小波的杂文已经被我放一边。接下来我的计划是把《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看完。完了以后我将重新开始看《摩诃婆罗多》。重新开始《摩诃婆罗多》之后,我大概会同时开始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那是一部自传式的作品。封闭在单位的4月,我的脑子里就只想希望下次回家能把一些还没看过的书带过来。的确我家还有很多塑封都没拆开的书。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还得关多长时间,所以我挑了一本厚的。别人写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记我已经看过好几本,对他的生平算是有点了解,但这一次是他自己谈自己,估计会有些挺有趣的东西。

当生活被运动和阅读填满了以后,空虚这种东西根本存在,但是这也有个不好的地方,因为好像已经没有时间奇思妙想学习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